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柯庆施反右时反对按比例划分 未曾想取代周恩来--中国年鉴(4)

  

  第四,要松动一下思维定势。“柯左论”已有20多年历史了,似乎已成定论。定论容易使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妨碍思维的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刻板性。尽管思维定势人皆有之,还是尽量减少点好。建议改变一下思维角度,来一点知识的迁移,把评价、把结论放在后边。讨论和结论的关系也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是过程,认识是过程,史学家应当把认识放在过程中展开,多听多看多想。比方说,柯与江青的关系,这也是社会上议论比较多的。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上说:柯庆施“靠上了江青,靠上了江青就等于靠上了毛泽东”。中国青年出版社有一本《木石魂》,称柯为江的“同谋”。还有文章说:江青在上海看戏,柯“场场陪同”。言过其实了!思维定势的人往往是搞加法,“走直线”。上海警卫处的老同志还记得是有领导陪江青看过戏的,但不是柯,哪儿来的“柯庆施场场陪同”?江青在上海小剧场看戏,我也混进去看过两场,都没见到柯的影子。1978年科学大会时,我到西单北京市二轻局探望华东局第二书记曾希圣的夫人余叔同志。余叔对我说:“我和大于(指柯的夫人于文兰)对江青是得躲且躲,参加追悼会都不希望被江青看见。”她说了一个常识性的事:不少人都清楚江青是个特大“麻烦”,对待她只能是“敬”而远之。人与人的关系是复杂的,万不可“抓住一点”,当作定论,“不及其余”。再比方说,冯文把林彪参加柯的追悼会,也拿出来作“柯为林类”的文章,这里散发着呛人的作文章的气味。问题是:在北京,有中央副主席参加柯的追悼会,在上海的中央副主席应该怎样,还用问吗?如果没有先入为主,就会把林的到来视为正常。何况那时的林并没有“仓皇出逃”!当然,有了“林彪、江青一类”的思维定势,越看柯庆施越像“偷斧子的人”了。

  最近我检索到这样一份材料,在反右斗争如火如荼的当口,有人批评实际上已在积极反右的浙江领导人右倾。这时柯庆施去作了次报告,说:“整个浙江的工作,不管是省委、县委、区委、乡委,都是根据党中央的方针来工作的,都是有进步有成绩的,这是主要的。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当中有缺点,那就改。不能老是说这个人右倾那个人左倾的。我看,缺点谁都有,偏差也谁都有,是不是都成为倾向呢?客观事物是随着空间、时间运动着的,前进着的,形势的发展有时是估计不到的,脱离形势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是人家的错误已经改正了,还要说人家右倾,这叫有意找岔子嘛!找不到现在的岔子,就找过去的岔子,还要讲什么‘倾’。同志们,倾向没有那么多!”(1957年11月13日《在浙江省四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啊!我不知柯老的这番话是在针对今人对他的批评所作的反批评呢,还是在给我们的一些党史专家上课?

  第五,要摆事实,讲道理,不要“扣帽子”,更忌用侮辱性的字眼。近年有些文章把柯老比作汉奸周佛海,诬柯为“毛泽东的忠实走狗”,说什么“柯庆施拍马屁能够乘风破浪”。说实在的,我之所以自愿卷进这场争论,是因为看到冯文的最后一节,说了“历史耻辱柱”,说了“林彪、江青一类”,还挖苦了我们自幼就崇敬的董必武对柯的挽诗,认为柯老死得早是好事。太不近情理了!冯文还莫名其妙地重提柯老在延安整风中被打成特务的旧事。柯老被打成特务,这本来是康生等人的陷害,杨尚昆有过回忆,张闻天夫人刘英有过回忆,李葆华有过回忆,韩光有过回忆。几位都说当时是对柯突然袭击。斗柯时提的问题是:“你为什么没有被捕过?你同特务是不是有关系?”当时听的人都觉得寒心。刘英说:“难道被捕才是会革命吗?没被捕是隐蔽得好嘛!”几位老人回忆说:面对残酷斗争,长期做秘密工作的柯什么话也不说。柯的新婚夫人受不了这种无端的打击,投井自杀了。“抢救小组”找不到柯的夫人,就质问柯:“你把特务老婆藏到哪去了?”可是,事实总归是事实。半年后,当时的中央反内奸斗争专门委员会主任刘少奇对柯说:“把你搞错了。”毛泽东并且亲笔修改了对柯的结论,加了两句,说柯“守纪律,有成绩”。——俱往矣!从1943年到2003年,整整60年过去了,我们怎能再用类似“为什么没有被捕过”的语境来批柯呢?

  第六,要运用生产力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检验党政工作的标准是生产力。在柯庆施主持上海工作期间,市委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高起点地有步骤地规划上海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单是从1959年5月到1960年3月这10个月当中,柯就连续发表了三篇阐述生产力的文章:1959年5月的《不断提高生产率》,11月的《关于工业战线的群众运动》,1960年3月的《领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沿着正确的科学的全民的轨道前进》。密度之大,令人瞩目。第三篇文章中,他集中集体智慧,提出了“向高级、精密、尖端的方向发展”。接着,上海建成了嘉定科学城、闵行工业区、宝山一条街。上海的财税占全国的五、六分之一。中国的第一个“世界第一”——双水内冷发电机诞生于上海。

  上海对“两弹一箭”的研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从无到有建立起相关产业。中国的第一枚探空火箭,是在聂荣臻、柯庆施领导下,首先在上海发射的。在上海刚开始研制地空导弹时,有人认为经济力量不够,提出要下马。柯老说“就是穷得当裤子也要搞成导弹”,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终于研制成功,投入生产,及时装备军队。上海市委为原子弹关键技术的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与技术力量,攻克难关,使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成功爆炸。

  上海在柯庆施领导下的十年期间,经历过连续三年全国性的严重经济困难,同时受到国际反华势力的严重威胁。当时的建设事业毫无外资引进可言,只有重重的内忧外患。就在这样困苦严峻的历史时期,处于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中,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却取得十年翻一番的惊人业绩!在史实面前不能不承认,当时全国提出“学上海、赶上海、超上海”,不是空言虚语。有人曾用柯老发表的《全国一盘棋》一文,影射柯把手伸向全国。天知道!那是上海人民对全国“学上海、赶上海、超上海”的一种答谢呀!看过《全国一盘棋》,便会知道柯庆施提倡的是全局观念,他反对地方主义,反对狭隘思维。

  在上海市委召开的全市万名党员干部大会上他动情地说过一句话:“上海的水门汀地上长不出棉花,上海一天也离不开全国的支援。”柯庆施主政时期上海对大西北乃至对全国的支援有口皆碑。陈毅、柯庆施是真心实意打“中华牌”的。

  上海的发展成就是辉煌的,这是全体上海人民和党员、干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打实地干出来的,是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取得的。我记得邓小平的一段话。在1958年无端批判刘伯承时,林彪对邓说:二野主要是你(邓小平)起作用。邓小平立即顶了林,说:政委与司令员不合作,是打不好仗的。“文革”前的上海建设,从领导角度讲,归功于以柯庆施为班长的一班领头人领得好。阶级与政党,领袖与群众,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ABC永远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准绳。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