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冯梦龙宦游寿宁二三事--国家史册

  

  “花甲知县”修缮县学

    冯梦龙[MengLong],字犹龙,明末苏州府长洲县人。他从小攻读经史,兼及野史、笔记。后来科举不第,转而寄情文学。壮年时期,他的文学作品“三言”最为脍炙人口,成为远近闻名的通俗文学家。到57岁时,他得了岁贡;以后任过丹徒训导;61岁时,升任福建寿宁[ShouNing]知县。年逾“耳顺”之时,他千里迢迢从江南水乡来到群峰雄峙、形如釜底的小县当七品县官,是想将多年积累的学识付诸实践。

    景泰年间,明王朝为了强化统治,割福安、政和二县之地,设置寿宁[ShouNing]县。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61高龄的冯梦龙[MengLong],到闽东山邑寿宁[ShouNing]任知县,当时[DangShi]寿宁[ShouNing]立县还不到200年。闽东北小山邑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恶劣,当时[DangShi]的寿宁[ShouNing]地势陡峭,十分偏僻,人迹罕至,且山多云易生。在这样的地方,沙浮土浅,梯石而耕,一下雨就涝,一放晴就旱,抛荒的地比比皆是,当时[DangShi]民穷财尽,再加之赋税繁重,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一再进行“加派”,造成“民无余欠,库无余财”,贫苦农民纷纷逃亡。

    当时[DangShi],福州、兴化、漳泉等沿海地区,正是科甲鼎盛,人文荟萃之时,寿宁[ShouNing]却是虽设学校,但读书的人很少。自设县至冯梦龙[MengLong]任职,还没有中过科第的,地方上的典籍非常少,书商都不到这里来,自万历壬寅以后,将近四十年无一个考上孝廉的,文风如此不振。冯梦龙[MengLong]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审时度势,着手筹措“兴文立教”大计的。

    明朝政府规定,各县设县学,寿宁[ShouNing]县学在嘉靖年间遭到倭寇破坏,之后,又因前几任县令[XianLing]都对教育不感兴趣,所以无人过问县学。冯梦龙[MengLong]任知县时,教谕廖灿、训导吕元英都很支持冯梦龙[MengLong]的工作。“赎锾二十八金,余益以二十余金”,冯梦龙[MengLong]捐出自己[ZiJi]的薪俸进行修缮。后来,“棂星门腐朽”,他又与教谕李日荣一起主持修建。少大木料,冯梦龙[MengLong]又自己[ZiJi]出钱雇人伐木,一个县官,拿出自己[ZiJi]的薪俸修县学,在那个时代是十分少见的。更有意思的是,建棂星门的时候,时间选定在正月初二子时,春节时期,又是半夜,人工不愿意夜里干活,所以请求改期。冯梦龙[MengLong]竟想出了一个经济刺激的方法,凡按时到来干活的百姓[BaiXing],不论老弱,分给银两一分,工人则加倍,捕衙当场结清。这招儿果然奏效,人工半夜云集在工地上,还没到天亮,房梁就已经立好了。在冯梦龙[MengLong]的关心、支持下,县学修建起来了。

    寿宁[ShouNing]文化落后,读书的人少,少数读书的人,也不想更上一层楼。针对这种情况,冯梦龙[MengLong]“立月课”,将自己[ZiJi]所著《四书指月》颁发给诸生,并亲自讲解。父母官亲临教学第一线,每月到学宫讲课一次,这对冯梦龙[MengLong]这样博学卓识的文学家固然不是难事,而对学子们则产生鼓舞鞭策作用,因而,学宫里出现了“士欣欣渐有进取之志”的好风气。冯梦龙[MengLong]对此也颇为满意,认为,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将来这些人的力量将无法低估。从这里足以看出他对士子们的关怀和期望。

  求真务实 整顿学风

    当时[DangShi],寿宁[ShouNing]县有一种通病,有钱有势的人,即使是目不识丁,也可以取得功名,穷苦的人,即使学识渊博也只能是穷困潦倒,获取不了功名。而冯梦龙[MengLong]认真考核,采取措施,杜绝这一弊端,对一些“冒牌货”,他只用一两道题考核,对不会做的当场斥之,让他们出尽洋相,流一身冷汗。

    对于在乡贤祠为教谕杨一德立像一事,冯梦龙[MengLong]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他认为这样做不妥。在当地达官贵人的一致支持的背景下,他仍然坚持自己[ZiJi]的意见,他说:“杨一德在这里只待了一年,没在兴文立教方面有什么功德,所以还是不立为好。”冯梦龙[MengLong]对教与学两方面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冯梦龙[MengLong]自己[ZiJi]说:“我生平做事不求名而求实”,他这种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在此处也得以充分体现。

    冯梦龙[MengLong]注重文教,除了他自己[ZiJi]是文人,文学家,到寿宁[ShouNing]之前,还当过丹徒训导,办教育是内行之外,还有两个具体原因:

    首先,冯梦龙[MengLong]学识渊博,在家乡,他与兄弟冯梦桂、冯梦熊被人并称为“吴下三冯”。年轻时,冯梦龙[MengLong]曾希望能从科举图个出身,然而,由于明末科场黑暗,求取功名得凭金钱权势,饱学之士大多科场失意。冯梦龙[MengLong]一直没考上举人,直到57岁,才得了个贡生。对此,他深有感触,因而希望能帮助士子长进。

    其次,因为文化落后对施政有较大影响,当时[DangShi]百姓[BaiXing]的愚昧落后也促使冯梦龙[MengLong]考虑,通过教育使百姓[BaiXing]读书明理,改变不良的风俗习惯。

  恩威并施治寿宁[ShouNing]

    冯梦龙[MengLong]因为敬佩过去的县令[XianLing]戴镗,而在县衙修建了“戴清亭”,并附诗一首云:“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这首诗实际上是冯梦龙[MengLong]的自我表白,希望自己[ZiJi]也能像戴镗一样,做一个清明廉洁的良吏。

    冯梦龙[MengLong]在寿宁[ShouNing]做县令[XianLing]时,除了修缮县学、整顿学风外,最重要的功绩就是革除陋习了。当时[DangShi],寿宁[ShouNing]民穷财尽,溺女陋习十分盛行,为此冯梦龙[MengLong]亲自起草发布《禁溺女告示》,用告谕的形式,斥责了这种残害女性的野蛮行为。其《告示》中写到,我在走访时得知,寿宁[ShouNing]百姓[BaiXing]生了女孩大多不肯留下来抚养,不是立即淹死,就是抛弃路边,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样的心肠?一般十月怀胎,饱尝辛苦,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总是自己[ZiJi]的骨血,怎么能忍心淹死丢弃?作为父亲,你自己[ZiJi]想想,如果你不要自己[ZiJi]的女儿,你的妻子从何而来?作为母亲,你自己[ZiJi]想想,如果不要自己[ZiJi]的女儿,你是如何活下来的?况且生男孩未必都孝顺,生女儿未必忤逆。若是有家的人,收养了你的女儿,何损家财?若是无家的,收养此女,到八九岁过继人家,也值银数两,不曾负你怀抱之恩。如今心肠好的的百姓[BaiXing],宰杀生畜都于心不忍,况且是活生生的一条性命?置其于死地,你于心何安?今后,各乡、各堡只要有生了女孩不肯抚养,要淹死或抛弃的人,县里将男子重打三十大板,关入监牢一个月,举报的人赏银五钱。如纵容隐瞒不报告的,经他人举报告发,孩子的父母将一同治罪。或有其他原因实在不能抚养的,允许托有奶的人家抱养的,其抱养的家庭,县衙酌情赏三钱,以表彰其善。断奶后仍予以抚养,孩子养大之后,不许她的生父母来认养。冯梦龙[MengLong]“禁溺”告示遍贴三村五堡,一时舆论哗然……好善者在褒赞的同时,也颇为“禁溺”的推行担忧,试想,在“地僻人难至”的寿宁[ShouNing],要革除几百年的陋习,谈何容易。于是,在柳德春、叶从启等名望乡绅的倡议下,冯梦龙[MengLong]成立了以捕头叶朝举为主的专门机构,各村各甲也暗中物色密探,搜集溺女情报,供县衙赏罚参考。

    崇祯十年夏,冯梦龙[MengLong]在县城紫来桥头褒奖举报溺女事件有功者,并敲锣打鼓给柳德春、叶丛启的积善堂送去亲笔题写的“东山高品”“渔阳楷范”两块匾,以褒奖他们收养弃女之善举。对八都三图十甲栗坂村连溺四女的周生宁,因嫌妻子连生三女,抛家逃往庆元苎山三年不归家的十都二图曹坑村的胡阿七,丧尽天良、专门拐卖男婴的九都三甲李长坑村的郑山椒处以重责三十大板,罚白银三十两,关押县衙劳动一个月,并通告全县:如若再犯,必加重处罚,明知故犯,顶风作案者,严惩不贷。一时,全县上下为之肃然,溺女之习大有收敛。

    当时[DangShi],寿宁[ShouNing]人民负担最重的,是十年一次的大造黄册和新旧官员的迎送费用。黄册,是明朝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户口簿。每造黄册,都需审丁查产,事繁费大。承办人借机敲诈,费一开十。至于迎新官送旧官,肩舆费、修衙门等等名目,摊派到百姓[BaiXing]头上,承包者亦往往趁机搜刮,用少报多,使得当地百姓[BaiXing]典妻卖子,仍然不能偿还。目睹此弊,冯梦龙[MengLong]上条陈,建议简便造黄册之法,规定迎新送旧费用,除此不得再索分毫等。

  治官如治家

    冯梦龙[MengLong]在寿宁[ShouNing]担任县令[XianLing]的四年间,本着为一县之主,“治官如治家,一念爱民如爱子”的为官理念,他经常深入乡居民闾了解乡俗民风,得到“遇民以恩”的赞誉。

    明朝时的寿宁[ShouNing]山高林密,在山林中活动的“花斑虎”(一种浑身黄褐色、布满椭圆形纹饰的老虎)经常下山伤害人畜。清康熙《寿宁[ShouNing]县志·杂志》中有记载:“嘉靖二十三年,群虎往来七都地方,行旅艰难,时或逾东西二涧入城,损伤人畜。”冯梦龙[MengLong]上任时,寿宁[ShouNing]的西门城楼塌毁,很久没有维修。城廓山上的老虎常乘夜黑跑入城内,咬死家禽牲畜,并且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当时[DangShi]寿宁[ShouNing]百姓[BaiXing]在城里向神灵祈求祷告,仍然不能遏止虎患,城中百姓[BaiXing]谈虎色变,惶惶不可终日。冯梦龙[MengLong]目睹此番情景,忧心如焚,决意要根绝虎患。不久,他不顾自己[ZiJi]年老体衰,只带着贴身衙役,爬山越岭、走村串巷,寻访除虎能手,他采取了铺设陷阱、重修门楼等一系列措施,遏止虎患。在四个月中,铺设的陷阱中就捉了三只虎。与此同时,为把虎拒于城外,冯梦龙[MengLong]发动城内居民加班加点赶修西门城楼。在建筑工地上,他日夜奔波擘划,常与百姓[BaiXing]同甘共苦,虽粗茶淡饭也毫无怨言。不几日,四座城楼就竣工。老虎被阻挡在城楼之外,虎患从此消失。后来,冯梦龙[MengLong]又将许多捉虎陷阱移置于山后、溪头及平溪等村,又接连捉住多只虎。自此,寿宁[ShouNing]县城周围乡村的虎患也逐渐减少。

    为了预防蟾溪水患,冯梦龙[MengLong]在任期间还带人修了东坝,使寿宁[ShouNing]百姓[BaiXing]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免于水患。

    冯梦龙[MengLong]在为寿宁[ShouNing]地方办实事的同时,还利用从政之暇撰写《寿宁[ShouNing]待志》。《寿宁[ShouNing]待志》共两卷本。取名“待志”不叫县志,蕴含“宁逊焉而待之”的意思,其内容除记载寿宁[ShouNing]县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风土人情等外,大多篇幅为冯梦龙[MengLong]在担任县令[XianLing]期间施政活动与政治思想的实录,既是地方志,又可以看作自传体笔记。在《寿宁[ShouNing]待志》中,既有冯梦龙[MengLong]通过调查所作的疆域、城隘、土田、户口、赋税等详细记载,还有当时[DangShi]寿宁[ShouNing]的民情习俗,如冬月、贫儿赤脚,破麻裤不掩膝,而手必提竹炉烘火。寥寥数语,勾勒出寿宁[ShouNing]的贫困与高寒。面对如此现状,冯梦龙[MengLong]认为:“寿宁[ShouNing]的县令[XianLing]可为而不可为也。岭峻溪深,民贫俗俭。险其走集,可使无寇;宽其赋役,可使无饥;省其谳牍,可使无讼。这些从实际出发的“治县方略”在《寿宁[ShouNing]待志》也记载详备。冯梦龙[MengLong]以其娴熟的文笔写志书,在记事撰物的字里行间也显出其斐然文采,“危峰幽壑,一望林莽,落落村烟,点缀其间,前后左右,呼不相应。”简单几笔,就刻画出了寿宁[ShouNing]深山老林和村落分散的地理特点,勾勒出一幅“高山、绿野、人家”的山村风情画。类似的文字在书中随处可见。

    冯梦龙[MengLong]宦游寿宁[ShouNing]4年之后,终因官运没路,怀着极度失望和苦闷的心情离任返乡,至清顺治三年(1646)病故,时年72岁。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