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老广播”再“播”庆典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走进今年86岁的杨兆麟先生的书房,与这位新闻前辈相对而坐,聆听他回忆开国大典的亲身经历是一种享受。
杨兆麟于1923年10月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共党员,解放后曾任中央人民广播[GuangBo]电台台长。1949年9月30日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式的采访,以及1949年10月1日对开国大典的采访,是他职业生涯中无比珍贵的经历。
毛主席用的话筒是精心挑选的
“看过毛主席在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那段镜头吧?”杨兆麟问记者,“你注意到毛主席面对的那个扩音话筒了吗?”杨兆麟向记者透露了那个话筒的来历———“那是我们[WoMen]精心挑选的最好的话筒,是延安新华广播[GuangBo]电台的话筒”。 在杨兆麟的讲述中记者获知,开国大典那天在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上安置着两个一模一样的话筒,一个安放在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正中间,专为领袖们讲话设置,另一个是为北京新华广播[GuangBo]电台现场直播的播音员设置的。
杨兆麟告诉记者,就在几天前,与他年龄相差不多的李志海来他家,带来一张老照片的复印件。老照片上的李志海正在为站在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上话筒前的毛主席调整话筒高度,那张老照片是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开国大典纪录片上“扒”下来的。
“李志海是我们[WoMen]电台的技术人员,有关开国大典上播音的技术细节,他全都清楚,因为天安门[TianAnMen]上的两个话筒就由他负责。”杨兆麟说,“后来,毛主席在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上讲话用过的那个话筒和毛主席按下电钮在天安门[TianAnMen]广场升起的那面国旗,全都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新中国领导人从我们[WoMen]身旁经过
1949年10月1日清晨,北京新华广播[GuangBo]电台发出预告:“北京新华广播[GuangBo]电台及全国各地人民广播[GuangBo]电台,决定全部转播今天下午3点钟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实况。”中央广播[GuangBo]事业管理处决定用“实况广播[GuangBo]”向全国人民报道现场情况,具体要求即通过广播[GuangBo]设备,把现场的实际情况、音响和播音员的解说同步播出。
杨兆麟记得,播音话筒原来安放在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走廊的最西端,由于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上参加观礼的人太多,嘈杂的人声势必影响实况广播[GuangBo]的质量,他们不得不从城楼[ChengLou]最西端挪至靠中间位置,“天安门[TianAnMen]上总共有五面红旗,我们[WoMen]搬到第二和第三面红旗的中间位置”。
杨兆麟与胡若木作为广播[GuangBo]电台编辑与播音员丁一岚、齐越4人并排站立,他们所处的位置视野开阔,可俯瞰天安门[TianAnMen]前经过的队伍,是现场报道的最佳位置。
“天安门[TianAnMen]那时没有电梯,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他们都是走西侧楼梯上来的。”杨兆麟回忆着,“他们都从我们[WoMen]身旁经过。”就在前一天,杨兆麟与同事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式进行了报道,第一次近距离地与新中国的各位领导人、社会知名人士相处,但在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上再见到这些国家领导人时,他依然心情激动。
“我当时26岁。”杨兆麟说,“毛主席要在这里向全国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我们[WoMen]为此做现场报道,广场上有那么多激动万分的群众,身后就站着受人民爱戴的领袖们,真的是很激动。”
天安门[TianAnMen]广场架起诸多“九头鸟”
开国大典举行之前,北京新华广播[GuangBo]电台做足了准备工作。
杨兆麟记得,电台编辑人员当年一次次采访受阅部队,一次次前往阅兵式和分列式演习现场观摩采访,事先还对各机关、团体、学校、工厂、农村参加游行的干部群众进行了采访。写成的广播[GuangBo]稿是要在实况广播[GuangBo]中插播的,那些稿件全都经过大家的反复讨论,不断修改。
记得在一次演习时,朱德向北京新华广播[GuangBo]电台负责人询问实况转播的准备情况。如此庄重的重大场合,如果广播[GuangBo]技术上出现问题怎么办?朱老总担心他在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时会出现播音技术问题,于是,朱老总要求广播[GuangBo]电台派人到中南海事先为他录好音。虽然这份录音资料当天没有使用,但却成为建国历史上一件珍贵的文物资料。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预计将有数十万人,尽管当年的天安门[TianAnMen]广场的面积没有现今这么大,但如何让全广场群众听清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上的扩音声,这的确让广播[GuangBo]工作人员颇费脑筋。由于器材设备简陋,考虑到只有一个喇叭的普通扩音器无法承担更大音量的播出,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将9个普通扩音喇叭焊在一块金属板上,果然音量巨大,大家欣喜地称之为“九头鸟”。当天安门[TianAnMen]广场架起诸多“九头鸟”时,发愁扩音问题的电台工作人员大松了一口气。
怕影响播出音质我们[WoMen]不能出声
1949年10月1日下午1时30分,北京新华广播[GuangBo]电台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全部抵达天安门[TianAnMen]。 负责庆典筹备工作的周恩来总理提前来到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检查各项准备工作,过问实况广播[GuangBo]工作的准备情况。
下午2时45分,毛主席和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各位委员分别乘汽车,出中南海东门到达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北面,大家在西侧台阶处下车,然后拾级而上。当毛主席走到城楼[ChengLou]正中央就位时,天安门[TianAnMen]广场欢声震耳。
时针指向下午2时55分,丁一岚和齐越开始播音。瞬间,全国各地守在收音机前的人们屏住呼吸,等待那个神圣庄严时刻的降临。
下午3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典开始。毛泽东走到立式扩音话筒前,用湖南口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即,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五星红旗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冉冉升起。全场肃立,广场上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28年历程。
开国大典实况广播[GuangBo]时,播音员丁一岚、齐越两人轮流广播[GuangBo],杨兆麟和胡若木作为电台编辑分别站在播音员两边。
“我们[WoMen]不能出一点声,以免影响播出音质。”
记者问杨兆麟,既然稿件都准备好了,编辑站在那里干什么呢?
“我们[WoMen]要对现场实况进行描述,播音员需要我们[WoMen]提醒,比如阅兵时有哪支队伍过来了,播音员插播稿件时顾不上注意现场的情形,我们[WoMen]不能出声,但我们[WoMen]可以用手向队伍指指点点提醒播音员及时报道呀!”
由于大家熟悉庆典进行程序的全部细节,4个人配合默契,圆满地完成了实况广播[GuangBo]任务。
未能保留播音全过程终生遗憾
“庆典结束是周总理大声宣布的。”杨兆麟回忆说,“毛主席在离开天安门[TianAnMen]时,挥舞着手上拿着的帽子,从东边缓步走到西边。”
杨兆麟说,实况广播[GuangBo]加上当天准备工作时间,大约持续了六七个小时,而他们4个人在天安门[TianAnMen]城楼[ChengLou]上从始至终一直站立工作,现场也没有设置座椅,奇怪的是当时一点没觉得疲惫。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杨兆麟无奈地说,“当时技术设备条件不行,如果不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拍摄开国大典时,捎带有播音场景和声音的那一小段纪录影片,我们[WoMen]那段历史就一点史料也没保留下来啦。”
没能保留当时播音的全过程,这是杨兆麟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