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包拯——砚渚清风播古今--国家年鉴
在广州肇庆市东面约2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YiGe]形似墨砚的小岛屹立在西江中,这就是砚洲。相传,它是由包拯抛在江中的端砚变成的。
康定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降下圣旨,包拯被调离端州回京任职,他在端州做知州的3年时间里,为端州百姓[BaiXing]做了许多好事。由于为官清廉[QingLian]、一身正气,得到万民敬重,被尊称为包青天。消息传开,全城震动,百姓[BaiXing]纷纷[FenFen]拥到府衙,请求包大人[DaRen]留任。包拯表示万分感谢,并再三解释,不能违抗圣命。
启程当天,端州百姓[BaiXing]扶老携幼、倾城而出,纷纷[FenFen]拥到码头为包拯送行。一位老翁,走到包拯轿前叩头施礼,口中呼喊:“包大人[DaRen],青天大人[DaRen],我们舍不得你走呀。”所有的百姓[BaiXing]也纷纷[FenFen]跪倒,包拯大受感动,连忙扶起老翁说:“各位父老乡亲,快快请起,你们对我情深意重,令我刻骨难忘,无奈皇命在身,不能久留,包拯就此告别,望多多保重。”讲完,包拯不断扶起跪下的百姓[BaiXing],好不容易走到官船,向众人挥手致意,洒泪而别。
官船离开码头,顺流而下,很快就到了羚羊[LingYang]峡口。包拯站在船头,遥望两岸,只见[ZhiJian]群山叠翠、郁郁葱葱,特别见有两座山峰、对望而立,以致河道收窄,水流湍急,好像西江的咽喉。包拯念叨:“这段河道暗礁多、水流急,一定要小心航行。”于是,包拯吩咐舵工,要小心掌舵。话音未落,只见[ZhiJian]平静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顷刻之间,降下倾盆大雨,阵阵狂风卷起一排排巨浪扑向官船,狂风愈吹愈猛,危险万分。
众人急忙上前,把包拯护送入船舱躲避风浪。坐定之后,包拯就问身边的师爷:“刚才天气晴朗,为何骤起风浪?”师爷回话:“请恕小人无罪,才敢明言。”包拯说:“你我何必拘礼,请直讲无妨。”“回禀大人[DaRen],此羚羊[LingYang]峡内,相传有神龙坐镇,若有人徇私受贿,必须留下不义之财,否则轻则舟船受阻,重则船毁人亡。”“竟有这等事?”包拯心想,“我在端州就任三年,从未贪赃枉法,何以触犯神龙?莫非船上有人做过坏事?”于是,包拯对所有人员逐个查问,但个个都拍着胸口说没做过坏事,对得住天理良心。
突然,包拯发现包兴拿着一个[YiGe]黄布包,就问:“包兴,拿的是什么[ShiMe]?”包兴如梦初醒,回道:“这是刚才那位老翁所赠,嘱咐说要过了羚羊[LingYang]峡才能打开。”
包兴急忙把黄布包呈到包拯面前,打开一看,有一方端砚和一封信。信上写到:“包大人[DaRen],端州惜别,心系青天,为民造福,万戴情牵。祖传墨砚,赠送尊前,些小薄礼,幸勿见嫌。
包拯看完书信心中明白了,又拿起端砚看了看,果然是块上等的端砚。只见[ZhiJian]包拯用黄布重新将端砚包好,然后走到船头,向端州方向深深一拜,说到:“老先生的厚意,我只能心领,墨砚虽小,但有损我清廉[QingLian],待我还物于民,请皇天为鉴。”
说完,包拯一扬手,将端砚抛向江中,“咚”一声,霎时之间,乌云散去,风平浪静,船平平稳稳地驶过羚羊[LingYang]峡。
后来,包拯抛下端砚的地方出现一个[YiGe]形似墨砚的小岛,用来包墨砚的那块黄布,漂到下游变成一片黄沙,就是如今的黄埔(取布的谐音)。
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肇庆知府黄瑜敬仰包拯为官清正,不持一砚归的美德,亲自写了一副对联,颂扬包拯的清廉[QingLian]之风:“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一方砚台,在当时的年代不过是文人必备的一件普通物品而已,无论什么[ShiMe]材质,也仅是一方砚台。在我们今天来看,收受这样的一个[YiGe]小物件算不了什么[ShiMe],何况是百姓[BaiXing]一番心意。包拯如若收下那方砚台,对他的名声并不会有任何影响,但他还是洁身自好、严于律己,由此可见包拯的人品之高。故事虽然略带迷信色彩,但是包拯两袖清风、为政清廉[QingLian]的崇高品质是值得世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