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大清帝国圣谕“搞宣讲”:中国特色基层文化宣教的变质?--中国年鉴

  

两次鸦片战争,特别是太平天国暴动中,大清帝国社会动荡、经济低迷,而且还要面对全民信仰缺失、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开始恢复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生态,政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几乎丧失殆尽,社会面临崩溃和解体。在救亡图存的压力下,“宣讲”这种实效并不显著的手段,被当做了政府救命的稻草。

两次鸦片战争,特别是太平天国暴动中,大清帝国社会动荡、经济低迷,而且还要面对全民信仰缺失、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开始恢复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生态,政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几乎丧失殆尽,社会面临崩溃和解体。在救亡图存的压力下,“宣讲”这种实效并不显著的手段,被当做了政府救命的稻草。但实际上,这根稻草救不了大清国。

代理直隶总督张树声,要在直隶境内大搞宣讲——大力恢复宣传《圣谕广训》的“宣讲所”。

这是他在不到两年的代理期内,所做的两件大事之一。另一件就是出兵朝鲜平定 “壬午兵变”,挫败了日本的图谋。

这两件事情,都令朝野刮目相看。

这是1882年。原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因为母亲病故,回乡守丧,由他的同乡兼老部下、时任两广总督的张树声代理直隶总督。

两广总督虽然也是封疆大吏、“南天王”,却毕竟与作为“疆臣领袖”的直隶总督难以比肩。直隶总督身兼北洋大臣,名为地方官,实际上已是国家领导人。尽管只是短期代理,毕竟也体现了中央对张树声的信任和器重。

于是,从风气极为开放的广州,来到有着浓郁政治氛围的京畿重地天津,张树声居然发现了天津“俗尚浮华”,“非教化不可”。一道要求大搞宣讲的指示,就在1883年的春夏之交,贴上了天津的大街小巷。

“宣讲”重来

张代总督的告示,开宗明义地指出:“为政首重训民,善俗莫先兴教。”他毫不客气地批评,在天津及整个直隶,“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严重的问题,“津郡五方杂处,良莠不齐,民多嚣悍,动辄斗争,俗尚浮华,鲜至节俭,尤非教化不可。” 这种批评,似乎丝毫没有顾及因此可能给老领导李鸿章带来的尴尬。

当然,张树声还是肯定了天津最初是比较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光绪四年(1878年),原任天津县王令炳燮(即县令王炳燮),议禀举行乡甲,宣讲《圣谕广训》,业经李阁爵部堂(即李鸿章)批饬照办。”“乡甲”,就是所谓的“乡甲局”,李鸿章在天津专门设立的向百姓宣讲《圣谕广训》的机构。根据张寿《津门杂记》的记载,王炳燮经李鸿章批准建立乡甲局后,印刷发行《圣谕广训直解》、《圣谕广训十六条》等书,还制定了“乡甲约”二十条,在庵观祠宇进行宣讲。

但是,几年下来,这项重要举措却难以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张树声在告示中说:“近来讲者颇少恳切之心,听者难动信从之念”。按照这一说法,“宣讲”没能搞好,主要是因为“讲者”缺乏恳切,没有从心灵深处去讴歌和讲解,导致了人民群众难以“信从”。

其实,这并非天津及直隶一地的现象,而是全国的一个普遍问题,“朝野上下,大抵奉行故事,置之高阁”。

早在光绪皇帝登基伊始(1874年),御史陈彝就给中央写了一份痛心疾首的报告,认为全国上下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疏忽,正是导致种种问题的根源。他认为,要改变这一切,只能通过加强“讲约”(宣讲圣谕)和“礼教”(规范婚礼、祭礼之类)两种办法,人民群众首先要知礼、才能守法,才不至于“寡廉鲜耻”。

新皇登基三把火,对于这种政治上完全正确的建议,自然是要采纳的。于是,中央立即指示:“令实力奉行,稗得家喻户晓”。

兼具教育部和宣传部功能的礼部,行动十分迅速,从《会典》、《通礼》等经典文献中,挑选出与百姓生活切实相关的婚丧冠服等事宜,编成《官民婚丧冠服规条》,“刊布通行,以资法守”。文件一发,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这种完全形式主义的号召,虽然“纤细靡遗”,却毫无实效。次年,御史梅启熙再度弹劾后,中央也是无奈,在文件中坦承:“宣讲《圣谕广训》,巨典昭重,自应认真举办。乃近来各地方官往往视为具文,实属不成事体!”要求各地官员“实力奉行,并著各直省督抚学政,督饬地方暨教职各官,随时宣讲,毋得有名无实。”

到了下一年,国子监官员宝廷又报告说:“近来地方官往往视宣讲《圣谕广训》为具文,以致有名无实”,问题依旧。

其实,御史们的着急并不完全是矫情做作。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