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救生会:世界最早的水上救助组织遗址--中国年鉴网

镇江西津古渡口的救生会旧址。
在江苏省镇江市云台山北麓的古官道上,有一条1000多米长的青石古街。救生会是一幢不起眼的砖木建筑,门楣上镶嵌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救生会。这里就是镇江西津古渡救生会——现代救助的发源地。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镇江京口蒋元鼎等15名乡绅牵头,“劝邑中输钱,救涉江复舟者”,捐白金若干,在西津渡观音阁成立了京口救生会。
救生会的成立对清代漕运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政府要求京口总兵官巡视河道,如遇上大风,要求官兵在船上准备,如有江心船只不能靠岸,就前去营救。自中国开始进入了资本工业初级时代后,镇江的小火轮业逐渐发展,江上船舶航行管理得到加强,至民国年间,京口救生会这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谢育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