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1949年毛泽东明确提出:南下大军必须止步于罗湖桥--国家史册(2)
门 缝
罗湖[LuoHu]桥曾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通道之一。
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等人均由这里入境。在钱学森离美归国后一年,另一位中国[ZhongGuo]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郭永怀也踏上了罗湖[LuoHu]桥。在美国,他素以不问政治而闻名。
“连郭永怀这样的人都要回国,可见人心所向。”胡适曾这样评价郭的归国。
钱学森特意将一封信留在罗湖[LuoHu]桥头[QiaoTou]。信中写道:“我们本想去迎接你们过桥,但看来办不到了,失迎了。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我们拼命欢迎的,请您不要使我们失望。”
常被边检站的战士们聊起的还有“蛙王”戚烈云过桥的传奇经历。这位泳坛奇才曾7次提出回国申请而被港英当局拒绝。1954年的一个[YiGe]深夜,他乔装打扮成一个[YiGe]穿着花衬衫、肩挎画夹子的画家,趁桥头[QiaoTou]驻守的港英警察不备,跑过了罗湖[LuoHu]桥。后来,他为中国[ZhongGuo]体育带来了第一个[YiGe]游泳世界纪录。
由于罗湖[LuoHu]桥所处的特殊位置,彭德怀、贺龙、聂荣臻、林彪等人曾先后到桥头[QiaoTou]视察。
74岁的李梓惠老人是当年边检站的首批战士之一。时至今日,他仍能清晰地记得,留着小胡子的贺龙到哪里都会拄着一个[YiGe]小棍,聂荣臻则衣着朴素,从来不佩戴军章。
当时[DangShi]静卧在深圳[ShenChou]河上的罗湖[LuoHu]桥,显得寒酸。桥上的人行过道只是搭在铁轨旁的两块长条木板,查验棚是用沥青和木头搭建起来的,甚至连边检站的新兵起初都不得不借住在桥头[QiaoTou]的“天后宫”祠堂里,用稻草做床。
贺龙视察查验棚时,特意询问李梓惠,“这个是谁搞的?”17岁的李梓惠回答说是“解放后我们自己搞的”。贺龙当即笑着对他说:“小鬼你不知道呀,这肯定是国民党留下来的,我们党不会搞这么矮的。”
另一个[YiGe]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在当时[DangShi]仅有几平方米大的罗湖[LuoHu]口岸木板房办公室里,专门设置了一部电话机,可以直通当时[DangShi]的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办公室。
在时任宝安[BaoAn]县外事办副主任刘杰的记忆里,从1952年开始,罗湖[LuoHu]桥便成为中国[ZhongGuo]外交工作中的重镇。仅他参与接待的重要人物,就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哈马啥尔德、印度副总统普拉沙德、英国工党影子内阁首相艾德礼、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主席艾地等人。
当时[DangShi]的安保工作十分严密。这些重要人物大多不是步行过桥,而是靠铁路的公务车推到深圳[ShenChou],再专车拉到广州。事前还会安排压道车,即先有一个[YiGe]火车头拉几节空车厢跑在前面,以试探沿途是否被放置了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