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揭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国家年鉴(3)
把60吨重的碑心石吊起20多米,再稳稳安装到混凝土碑身上,用了5个半小时
随着纪念碑[JiNianBei]修建速度的加快,又一个难题出现了:怎么才能安全地把60吨重的碑心石吊起20多米,再平稳地安装到混凝土碑身上?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兴建委员会再次面向社会广泛征求吊装意见。北京市一位老木匠出了个主意,用古代寺庙吊挂大钟的办法,先在广场上堆起一个20多米高的倾斜土坡,将碑心石沿着斜坡一点一点地拉到纪念碑[JiNianBei]主体上,再进行安装。经过计算,陈志德发现,碑心石仅有60厘米厚,若倾斜到一定程度时禁不住自身重量,可能会从中间折断。兴建委员会只得放弃这个方案[FangAn]。
这时,首钢方面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两台德国进口的桅杆式起重机,可以支援碑心石的吊装工作。可是两台起重机总共只有30吨,无法完成60吨碑心石的吊装任务。
最终,多位国内专家经过周密论证,给施工组提供了一个安装方案[FangAn]:利用滑轮原理,将纪念碑[JiNianBei]的混凝土碑身作为起重支柱吊装碑心石。吊装的同时,在碑身两旁各立一个高吊杆,以调整石料[ShiLiao]吊装过程中的摇摆及平正。
得到第三套吊装方案[FangAn]后,为保险起见,陈志德先叫施工组用相同石料[ShiLiao],建造了一个小型碑心石和碑体。经过多次磨合实验,确保方案[FangAn]万无一失后,才开始正式吊装。
正式吊装那天,茅以升、刘开渠、梁思成、林徽因、范文澜、郑振铎等100多位各界专家、领导一大早就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上午8点半,陈志德吹响口中的哨子,下达吊装命令,碑顶传来滑轮组的“吱吱”转动声,碑心石被钢丝绳缓缓吊起,现场观看的人群顿时寂静。
陈志德手拿红旗,在吊装现场指挥。随着碑心石被一点点吊起,天安门广场上竟刮起了西北风,陈志德急忙命令旁边那两架高吊杆操作手注意风向,控制住已经被吊起的碑心石,绝不能让它在空中摇摆不定。直到下午两点左右,碑心石终于准确就位,稳稳立在纪念碑[JiNianBei]正北面的碑心石槽内。
几挂早就准备好的爆竹被点燃,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锣鼓声随即响起。陈志德的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