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日本遗孤与中国养父母的故事:人性光辉无法磨灭--国家史册(2)
生命逝去挡不住情感延续
在日本[RiBen]遗孤中,也有不少返回了日本[RiBen]。但他们同样割舍不断与中国[ZhongGuo]养父母[YangFuMu]的情缘。
远藤勇就是其中一位。5岁那年,他被在距离哈尔滨市区约170公里的方正县的中国[ZhongGuo]养父母[YangFuMu]刘振全、吕桂云收养,并被取名“刘长河”。
刘振全夫妇膝下无子,这成了家族里的一个[YiGe]遗憾。而远藤勇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个遗憾。
在家族里,没有人把远藤勇当外人。同辈人之间,他排行老四。弟弟妹妹都叫他“四哥”。
为了抚养远藤勇长大,刘振全在林场做工,许久才能回家一趟。夫妇俩生活也很节俭,收入大都用来供远藤勇上学。
而远藤勇也没有让家人失望。1960年,他考上了黑龙江大学俄语系。为了让远藤勇在去学校的路上不饿肚子,吕桂云常在他去学校前早早起床,烙上一锅“贴饼子”,装进远藤勇带去学校的背包里。
1974年,远藤勇回到日本[RiBen]后,找到了自己[ZiJi]的父亲。由于战争,日本[RiBen]家里的人已经没了一大半。
在日本[RiBen],远藤勇做过推销员,也在日本[RiBen]中文电台当过播音员,还曾经做过翻译。在熬过了创业最艰难的时光后,他开办了一家经营矿产的公司,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1992年,刘振全病危。远藤勇从日本[RiBen]赶到病床前,日夜守护,直到老人去世。
1999年,吕桂云也躺在了病榻上,一阵清楚一阵糊涂。“恐怕是不行了,快打电话告诉四哥吧。”家族里的几个弟兄在一旁低声商量。
在远藤勇推门进房的一刻,有人凑在老人耳边说:“四哥回来了……”
“……”老人嘴嗫嚅着,但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远藤勇张开双臂,一下抱住养母:“妈,我回来了。”
老人似乎在等待这句话。慢慢地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滑落……
为了纪念养父母[YangFuMu],远藤勇出资200万日元在方正县建成了一座“中国[ZhongGuo]养父母[YangFuMu]公墓”。墓地中,只有一个[YiGe]圆冢,有台阶通到墓穴。墓穴内分层摆放着中国[ZhongGuo]养父母[YangFuMu]的骨灰盒。
只要有时间,远藤勇便会回到方正,到养父母[YangFuMu]的墓前祭拜。
2009年7月,远藤勇带着妻子、儿子、儿媳来到公墓前,并告知大家个中原因:“我年纪大了,回方正的时间也不多了,这次,我特意领儿子、儿媳回来,是事先做一个[YiGe]情感的沟通,以后,祭拜的事情就主要交给下一辈了。”
接下来,这位眼里噙着泪水的日本[RiBen]老人与妻子、儿子、儿媳在墓前跪拜。然后安静地在墓前坐着,回忆着养父母[YangFuMu]在世时的情形。
不远处,一个[YiGe]展示中国[ZhongGuo]养父母[YangFuMu]资料的陈列馆又迎来了一批来自日本[RiBen]的游客。他们在陈列馆的留言本上写下了对中国[ZhongGuo]养父母[YangFuMu]的尊敬与感激,同时敲响钟声,祈求和平。
虽然是个象征着生命终点的墓园,这里,却悄然诞生了新的开始。
■记者手记:
3月27日,在前往方正县采访的大巴上,我在汽车启动前买了几份报纸。其中一份头条新闻报道的大意是黑龙江省监测到了空气中微量的核辐射,应该是来自于日本[RiBen]。
不由得为万里之外的日本[RiBen]遗孤们,以及日本[RiBen]民众们捏了一把汗。和我一起去方正县的中国[ZhongGuo]哈尔滨市日本[RiBen]留华孤儿养父母[YangFuMu]联谊会秘书长石金楷告诉我,日本[RiBen]地震与海啸发生后,他们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给归日遗孤们打电话,确认他们是否平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日本[RiBen]友人,他也一一拨打电话问候。一天不到的时间,1000元面值的电话卡便用完了。还好,他没有收到大家不幸的消息。石金楷的父母,也曾收养了一名日本[RiBen]遗孤。
在哈尔滨几位日本[RiBen]遗孤家采访时,我听到老人们不停地询问石金楷:"秘书长,那边到底什么情况啊?严不严重啊?""要不你帮我给他们说,让他们上我家来住吧?"
这些可爱的老人,自己[ZiJi]都照顾不了自己[ZiJi]了,有的患糖尿病,四处托人买药;有的腿脚很不方便。但他们对家人的无私情感,在三言两语中显露无疑。
记得刚到长春时,雪花扑面而来。但采访结束后,在更北的哈尔滨,阳光分外温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