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寻访台湾义勇队:李友邦台湾号召抗日(组图)--中国年鉴网
1939年10月,台湾少年团团员在浙江金华进行操练。(资料图)
1939年,在抗战烽火中,留居大陆的台湾同胞在李友邦将军的号召下组成台湾义勇队,他们在浙江、福建前线,救治伤员,收集情报,审讯战俘,进行抗战宣传,瓦解日军,写下两岸同胞团结御侮的光辉篇章。
1894年清廷甲午战败,1895年,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占据台湾以后,有不少台湾同胞心怀祖国,积极从事反日工作,遭到日本殖民当局镇压和迫害,不得不内渡大陆,也有不少台湾同胞不堪日本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回到祖国大陆经商或从医,寻找生计。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留居福建的台湾同胞已有数万之多。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虽同意恢复部分台湾同胞的中国籍,但出于对战事考虑,他们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采取严厉措施,将居住在福州、晋江、厦门等地的台湾同胞,迁移到闽北崇安、连江等地,建立“台民垦殖所”,集中居住管理。在闽台湾同胞不得不抛家舍业,举家迁徙到武夷山一带,垦荒种地,生活陷入非常窘迫的境地。
曾经随父母在闽北崇安生活的台湾义勇队队员黄莘回忆道:我们祖祖辈辈,父辈,还有我的爷爷、奶奶都在台南。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我父亲是牙科医生。那个时候,我父亲带着我们全家到了福建泉州,开一个牙科医院,就是父亲要创业。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当局就把台湾人和日本人一样对待,把他关押起来。日本人来侵略中国,国民政府把台湾人还是当作日本人看待,把我们和日本人关在一起,在福建崇安一个像是集中营差不多的地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父亲的牙科医院也给封了,所有的一切的财产、店,全部都贴封条。我们就集中到了闽北崇安,那是一个很偏僻、穷苦的山村。台湾人实际上都是中国人,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不是日本人。所以,我们对当年国民政府是很不满意的。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台湾义勇队成员返回台湾。1952年李友邦将军在台湾白色恐怖中遇害,牺牲时年仅47岁。
李友邦黄埔军校成立“台湾独立革命党”
日本占领台湾后,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要求台湾回归中国的斗争从没有停止,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包括后来创立和领导台湾义勇队的李友邦将军。
李友邦,原名李肇基, 1906年4月10日出生于台北县芦洲乡。1918年,李友邦小学毕业后考入台北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加入蒋渭水等抗日先驱所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积极参加反日活动。1924年3月,李友邦与林木顺、林添进等人袭击台北新起警察派出所,遭到日本殖民当局通缉,他连夜逃离台湾,回到祖国大陆。同年4月赴广州,9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就读。在广州,李友邦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1924年,他发起组织“台湾独立革命党”,继续从事反日和台湾解放运动。
多年从事台湾义勇队抗战史研究的原杭州大学楼子芳教授:李友邦关于台湾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中国抗战的关系论述是比较精彩的。有一篇文章说“台湾要独立,也要归还中国”。从历史事实当中,他分析台湾革命的两重性。他说台湾曾经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五百多万人,除了二十万以外,都是从福建、广东过去的中国人。1895年满清不得已,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这就决定了台湾的两重性:就是说它一方面要求独立,另一方面要求归还祖国。一方面要从日本的统治下独立出来,独立后要回到祖国,因为它本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
因为《马关条约》以后,祖国政府不能不承认台湾为日本所有,台湾革命不能不成为五百万台湾民众自己的事情。至于他提出收复台湾的口号,从台湾民众的角度出发,首先要进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不能缺第二个,以后祖国抗战胜利了,而台湾革命成功的时候,祖国当是一个崭新的三民主义国家。台湾民众要求台湾归还祖国的要求就可以达到了。
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对日作战是珍珠港事件以后。正式宣布对日作战以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政府就提出收复台湾的口号了。
台湾民族解放运动与祖国抗战的关系他理论上是很清楚的。
1937年至1938年初,国民党军在华东先后进行松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战事失利后,国民党军队不得不放弃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向内陆撤退,抗战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全民族抗战如火如荼。李友邦将军受到朝鲜义勇队的启发,提出召募在大陆的台胞同胞,组建台湾义勇队,共同参加祖国抗战。
当年,留居大陆的台胞同胞以在福建、浙江、广东居多,而人数最多的当属福建,李友邦从浙江来到福建崇安,向集中在那里的台湾同胞发表演讲,号召他们参加抗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