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郑凯卿:挑水校工成首位工人党员--国家年鉴(2)

  

冒死为施洋收尸 护送董必武撤离

1921年“一大”召开后,武汉党小组组织了一系列行动。他们开办工人夜校,在多家工厂组建工会。

郑凯卿担任夜校授课任务,每次都拿着自编的简单课本,从身边的事物教工人们认字,这种浅显的教法极受工人们欢迎。

郑凯卿还承担党小组内各种琐碎的工作。党员黄负生病重时,他在医院跑前跑后近一个月,为黄负生送饭送汤,黄过世后,又帮忙料理后事,连家里的事都顾不上。

“他是传统中国劳动者,非常善良、质朴,把朋友的事当自己的事情。”郑季霞说。

二七大罢工失败后,武汉城陷入白色恐怖。工人领袖林祥谦被杀,已入党的施洋随后被捕。郑凯卿和林育南、陈潭秋等人筹划营救施洋,但未能成功。

1923年2月15日,施洋被枪决于洪山。

施洋遇害后,当局一度不准收尸。郑凯卿组织人力车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将施洋遗体悄悄收敛在武昌城外的江神庙中。武汉党小组随后暂时疏散,郑凯卿离开武汉前,对妻子最后的叮嘱是:要多去看望和照顾施洋的遗孀。

后来,湖北督军下令通缉追捕工人运动领袖和积极分子,李汉俊等人被害。同时,贴出悬赏告示,标明15000元现洋,悬赏董必武人头。

郑凯卿为董必武的安全担心,当接到党的指示,要求其安全护送董必武登船离开武汉时,他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穿上草鞋,化装成人力车夫,将董必武拉到码头。

上船前,董必武说,将来团圆时,他一定会拎着肉和酒到郑家拜访,并叮嘱郑凯卿赶快离开武汉。

此后,郑凯卿去了江西,而后返回武汉,最后带着妻儿又去了四川,与党组织渐渐失去了联系。正因为如此,郑凯卿在许多党史资料中被列为脱党者。

郑季霞不容许任何人称父亲为“脱党者”。她回忆说,大革命后,父亲始终与所在地的党组织保持联系,并在周围的人中间宣传共产主义理论,还发展了一批年轻人到延安。

“他不是轻易改变信仰的人,他一直相信陈独秀为他描述的那幅画面会成真,他相信早晚有一天贫苦人会过上富裕的生活的。”郑季霞说。

解放后,郑凯卿没有向组织要一官半职,而是在家带孙子。街坊邻居不知道这位老人是最早的一批党员,更不知道他曾出生入死。

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天,一位工人打扮的客人,拎着三斤五花肉和两瓶老白干,敲开了郑凯卿家的大门,进门就说:“凯卿,该是团圆的日子了。”郑凯卿缓缓起身,他知道这是与董必武的约定兑现了。来人转达了董必武邀其入京的好意,郑凯卿表达了谢意,婉拒了进京的邀请。

郑凯卿随同小儿子下乡到了潜江,1966年去世,终年78岁。

【人物志】

郑凯卿

生于1888年,卒于1966年,湖北武汉人。1920年,认识了在武汉讲学的陈独秀。同年7月加入武汉共产主义小组,负责劳工工作。次年,中共一大召开,郑成为中共党内第一个工人党员。参加和领导过汉口租界人力车工人罢工和“二七”罢工,后与党失去联系,解放后婉拒董必武进京邀请。

他是一个工人,因为受到陈独秀演讲的影响,而成为共产主义的信仰者。他成功领导过人力车工人罢工。他也曾冒着生命危险拉着人力车秘密护送董必武。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工人党员郑凯卿。

纪念馆

夫妻合影

郑凯卿和妻子李雅卿的合影。这是郑凯卿的后人们所能找到的仅有的一张二人合影,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在郑凯卿的女儿郑季霞眼里,父母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甜蜜的。

追忆录

“过上想过的生活,爸爸是最幸福的人”

爸爸有做菜的好手艺,他做的“爆腰花”、“红烧肉”,得到过陈独秀和毛泽东的称赞。

由于家里穷,爸爸到25岁还没结婚。有个女孩子已爱上他,就是我妈妈李雅卿。

妈妈是在给我外公送饭时见到我爸爸的。我外公是人力车夫,一天下大雨,路特别泥泞,我妈妈送饭时不小心摔倒了,饭菜撒了一地。

刚巧,爸爸在不远处给他养父洗车,马上跑过来把妈妈扶起来,还给她买了烧饼代替撒掉的饭菜。从此妈妈特别愿意去给外公送饭,就是为看爸爸。

那时妈妈16岁,眼睛很大,很甜美,性格又温柔,提亲的人很多。

有一户姓曾的人家到外公家提亲,妈妈心不在焉,跟外婆说话时,把“曾家”说成了“郑家”,还不断提“郑凯卿”这个名字。

外公外婆猜出妈妈的心事,主动去提亲,爸爸就这样娶了妈妈。

我们兄妹出生后,妈妈还经常开玩笑,“我暗恋他那么久他都不知道。”

爸爸妈妈感情非常好,爸爸做党的工作有时夜里回来很晚,妈妈就不睡觉,等着他回来吃了饭洗了脚再一起睡。

我妈妈从来不问我爸爸在外面做什么,也不干涉他的事情。只要我爸爸说的,我妈妈都听。

小的时候,爸爸在家的时间很少,我们都觉得他好神秘,突然就消失了,突然就回家了。我们能猜到他是做进步工作的,但我们都不问。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派人叫爸爸去北京,可是他不肯去,他的观点是“革命成功了,国家建设需要更年轻的人。”

我觉得爸爸不需要有钱、有地位,就已经是最幸福的人了。他过上了自己想要过的生活,而这美好的生活是他自己努力奋斗换来的。

他是个低调的人,从不肯向国家和组织要一点名和利。但是作为女儿,我希望能够纪念他。

武汉市在爸爸从前住的地方——松树湾要建一个公园。我有个想法,就是能否在那里给爸爸立个碑。

口述:郑季霞(郑凯卿女儿)(孔璞 湖北武汉报道 感谢武汉市党史研究室提供资料)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