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陈毅元帅记录赣南游击的战争史诗--中国年鉴
陈毅是著名的诗人元帅。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不但紧握枪杆杀敌,而且拿起笔杆战斗。陈毅记录赣南游击战况的军旅诗词,饱含赤诚质朴的真情,表达了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的坚定立场,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激荡着“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怒吼,重现了赣南游击战争的历史画卷。游击诗词通俗易懂,充满了战斗激情,在恶劣的游击环境中,起到了凝聚军心、鼓舞士气的巨大作用。陈毅赣南游击诗词,通过一系列生动、逼真的形象,艺术地反映了赣南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蕴涵了陈毅游击军事思想的真谛,也充分展示了陈毅元帅独特的文学创作才智。
诗艺:逼真地再现了游击战争的历史画卷
陈毅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间隙写就的诗词当中,有四首是重点描写游击生活场景的。其中,有二首写“野营”场景一首写“埋伏”实况。这三首诗,从山花烂漫的春夏到恶风呼啸、雪花满天的秋冬,从深山中声东击西的野营到在野兽出没的草丛中设伏,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游击战士长年累月在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中野营和斗争的实况。还有一首是较全面系统地描绘游击战生活场景的组词——《赣南游击词》。“野营”和“埋伏”是游击健儿每天都要面对的典型场景,诗词对这一场景的描绘,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游击战争的画卷。读者透过陈毅纯真质朴、意味深长的诗句,似乎感受到了赣南游击战的烽火硝烟。
1936年春,陈毅在《野营》中写道:“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全诗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游击战士“住、食、行”的艰难状况。
一是无家可住。敌人频繁搜山,不能住房子,搭茅棚目标大,只好“下雨天,大树底下把伞一支,背靠背便睡起来。天晴,就往坟山的石板上一躺”。恶风暴雨,既是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指敌人疯狂的、没人性的搜山。敌人“纵火烧山,烧得野猪、山牛满山吼叫,长蛇到处乱窜”,他们还把探照灯搬到山中搜索游击队的行踪。深山中的动植物都不得安生,何况是被敌人日搜夜剿的游击队战士?
二是食不果腹。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游击队缺粮、缺盐、缺油。狡猾的敌人用“看烟火”的办法跟踪游击队,逼得游击战士只好吃冷食,“吃竹笋,吃野菜,吃杨梅,吃各种野水果”,但野菜、杨梅、竹笋难以填饱肚子。游击战士们就这样度过难熬的时间,等待着有利战机的出现。
三是天天越野。由于敌人大规模地搜山,游击战士们如长居一个地方,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因此,为摆脱敌人的跟踪,他们只得神出鬼没地在深山之中巧妙周旋,牵着搜山的敌人打圈子,飘忽无常,把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垮。但是,敌人非常狡猾,通过“看烟火”“听声音”打探游击队的下落。因此,游击战士们哪怕就是捉虱、扪虱这么轻微、细小的动作都不能弄出声音,一个小小的咳嗽就可能泄露军机。
四是隆冬野营。1936年冬,陈毅在《雪中野营闻警》中写道:“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在隆冬大雪封山的季节,天寒地冻,游击战士在雪地野营,满山银装素裹,白光刺眼。就在这滴水成冰、寒风凛冽的时节,敌人仍然没有放过对游击队的追踪搜捕,在各个路口安营扎寨,游击战士们甚至都能听到敌人军营中伴随刺骨冷风的军号声。在这种情况下,游击战士们只好“持枪倚枕到天明”,一年四季都处于战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