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吴宓日记里的钱钟书--国家年鉴
吴宓眼里的钱钟书[QianZhongShu],是个有趣的题目。
在1999年《文艺报》37期,读到《走出“围城”的钱钟书[QianZhongShu]》,是一篇长文。文中又提到钱氏当年说“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的话。而不久前钱氏的夫人杨绛已在《读书》(1998,6期)中说明,并无其事。她说,有人说是周榆瑞说的,而周说是听自李赋宁,李赋宁则声明无此事。我想,如无新的材料证明,此事也就可以不再说它。我于是又想到钱氏和吴宓的关系[GuanXi]。有关此事,议论不少,而且有争执。钱氏当年才高气盛,说话不留意处,一定是有的。他为《吴宓日记[RiJi]》写的序也承认,当年“少不解事,又好谐戏”,“弄笔取快,不意使先师伤心如此,罪不可逭”。年过八十的老翁,作为“头白门生”,懊悔莫及,很是感人。其实他不但当年在文章里如此,后来到昆明同吴宓相处时,也有过类似的事。据《吴宓日记[RiJi]》1939年7月2日,吴向钱述及自己同前妻陈心一的“冤苦”关系[GuanXi],“不意明晚滕君宴席中,钟书竟以此对众述说,以为谈柄!”这就又是一例。据杨绛文,钱氏到昆明任教西南联大时,为以前文章事,曾“向吴宓先生赔罪了。吴先生说:‘他早已忘了。’”钱钟书[QianZhongShu]到达昆明的准确日期,未见有记载。《吴宓日记[RiJi]》出,我就去查“赔罪”的记载。《吴宓日记[RiJi]》的特点是详,人名地名,每日行事,皆可查到。但是可惜,1938年的日记[RiJi]只记到12月7日,11月中旬以后就简而又简,一行二行的都有。1939年的,又缺前两个月的。因此,“赔罪”的记事未见。钱钟书[QianZhongShu]姓名见于日记[RiJi],始于1938年11月29日。此日有“钱钟书[QianZhongShu]谈”四字。30日记[RiJi]:“钱钟书[QianZhongShu]来,11:00同步入城”。12月5日又访钱氏。看来关系[GuanXi]还好。钱氏是在1939年暑假后离开昆明的,《吴宓日记[RiJi]》1939年9月21日记[RiJi]“钱钟书[QianZhongShu]辞职别就”。在此之前他们的关系[GuanXi]正常,一起散步,访友,宴会。
读这一部分日记[RiJi],感动我的还有一点,就是:在钱钟书[QianZhongShu]离去之后,吴氏借学生李赋宁的笔记来读。这是钱氏讲课的笔记。内容有两门课,一是《当代小说》,我想一定是当代的英国小说。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9月28日读了一天,29日又读一上午。先完《当代小说》,“甚佩”。9月30日读另一种,曰“亦佳”。10月14日读完,曰“甚佩服”。据说钱氏在西南联大时曾受嫉妒。吴老先生在钱氏离去后,大约是有所触动,要看个究竟,这才找钱氏的讲义来读。这位老师坦然表示佩服。这表现出吴先生心胸坦荡,爱材容物。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是不易得的。虽然钱钟书[QianZhongShu]在学问上超过自己的老师吴宓,但他在《序》中还是说,愿列名吴先生弟子行列之中。师生各自的人格,都呈现在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