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陈寅恪归葬庐山之谜--中国年鉴社
从庐山中心牯岭向东南行,可到中科院庐山植物园,园中有一处名曰景寅山的地方,跨过山门,便是一代宗师陈寅恪与夫人的合葬墓。墓左侧的长条石上竖刻着“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右侧的扁形石上横刻着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题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在为陈寅恪骨灰落葬庐山发来的电文中说:“陈寅恪先生以其学术架构宏远、博大精深、学贯东西被海内外学者公认为一代宗师。先生向有儒生思想、诗人气质和学人风骨,实为学界之楷模,先生一生主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学界影响深切久远矣。时下我中华行富国强民之路,以科教予兴国,学界当以国学大师自勉,为强国鞠躬尽瘁不已!”
陈寅恪先生长期在中山大学任教,1969年10月、11月夫妇俩先后辞世后,为何几经辗转历经30余年后归葬于这座人文圣山之地?
其间故事可谓多矣。
一代宗师的治学传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一本名曰《陈寅恪的最后20年》的传记在坊间风行,社会上对已去世多年的著名史家陈寅恪的学术和人品产生了极大兴趣。过去,陈寅恪虽是一位蜚声中外学界的大学者,但其声名从未越出学院的门墙之外。然而随着该书以及其他有关陈寅恪的文集和相关文献出版,他的声名越出学院围墙,被广为传播。
陈寅恪(1890-1969)祖籍江西义宁,出身世家。所谓“陈氏一门”,是指从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到陈寅恪这三代人。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他与被称做“全国最开明的一个人”郭嵩焘及黄遵宪等人相友善,他们突破陈腐的夷夏观念,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文明。西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后,参与维新的四君子在菜市口殉难,其中刘光第、杨锐为陈宝箴所举荐,陈氏父子因此以“滥保匪人”罪而被革职还家,“永不叙用”。这一年陈寅恪9岁。家国大难之后,陈宝箴携家带口回了江西老家,陈三立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这个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赫门庭,走向了与传统仕宦截然不同的结局。
父亲陈三立不要孩子应科考、求功名,在陈寅恪13岁时就把他和哥哥送去了日本。自小博闻强记,打下坚实旧学基础的他,因此并行不悖地接受了西方文化。
后来陈寅恪因病从日本回国,考入复旦公学,这是上海一所新式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陈寅恪成绩优秀,掌握了德语、法语。1909年,陈寅恪毕业,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父亲陈三立赶到上海,送别陈寅恪。他把父辈两代人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陈寅恪一辈子以家族为荣,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世,也终生背负着家国使命。他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1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希伯莱文等22种语言。
13年的游学,没想到陈寅恪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
陈寅恪有精深的学养,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原创性和深刻性成双峰并峙,罕有匹敌。被人誉为“全中国学问最大的人”、“教授的教授”。如吴宓所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陈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除了其渊博学识及其创造性成就外,更重要的在于,陈寅恪代表了中国近代的、兼容中西的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它是中国文化面对现代世界的挑战而诞生的一种新人文道统。
陈寅恪先生的学品与人品更为现代中国知识界标举了卓越的风范。他在1929年为王国维所作的墓志铭中首先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他一生的坚持,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自他学成归国后,真正能够从容从事学术研究的其实只有在清华任教的十年。此后灾难深重的中国,幅员虽大,竟不能给陈寅恪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他盛年时期遭逢战乱,到处颠沛流离。正值学术创造的高峰之际,又由于营养缺乏而失明,这对于一位史学家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在他“失明膑足,栖身岭表”的晚年,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和精神迫害,使他的身心陷于超乎常人想象的痛苦和孤寂之中。
陈寅恪晚年反复吟咏的主调是:“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守护者,他以深邃独特的诗和文、言和行,代文化立言立德,代历史立言立德,记录下了其身处之世华夏文化衰微的轨迹。作为儒家价值的人格化,他给中国知识界昭示了不朽的人格典范。他的命运,既象征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命运,也象征了中国文化的不朽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