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红色管家叶季壮--国家年鉴(3)
在周恩来亲自过问和叶季壮的直接主持下,我国同锡兰签订了大米、橡胶换货五年贸易[MaoYi]协定。10月4日,叶季壮和沈纳那亚克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中锡贸易[MaoYi]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售予锡兰政府8万吨大米的合同》以及关于双方代表在讨论大米和橡胶问题[WenTi]时涉及若干事项的两个备忘录。建议自1953年起,以5年为期,中方每年向锡方出口[ChuKou]27万吨大米,锡方每年向中方出口[ChuKou]5万吨橡胶。
在谈判中,中方根据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贸易[MaoYi]政策,着眼于发展同锡兰的友好关系,合情合理地处理了大米与橡胶的比价问题[WenTi]。双方贸易[MaoYi]既给锡兰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雪中送炭”,又使我国得到了工业建设急需的橡胶。中国与锡兰签订的一系列政府贸易[MaoYi]协定,播下了中锡两国人民友谊的种子,创立了同未建交国家[GuoJia]开展政府间贸易[MaoYi]的范例。这是对美国构筑的对华禁运体系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对中锡两国建立良好贸易[MaoYi]关系,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GuoJia]的经济贸易[MaoYi]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5年4月,为了促进亚非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29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GuoJia]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亚非会议,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陈毅、叶季壮、章汉夫、黄镇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叶季壮负责商谈起草有关经济问题[WenTi]的决议,他利用会内会外机会,广泛地同亚非各国代表接触,宣传加强亚非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探讨进一步扩大我国同亚非各国发展贸易[MaoYi]的可能性。通过周恩来和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的辛勤工作[GongZuo],较好地消除了亚非国家[GuoJia]对中国的疑虑和隔阂,促进了相互了解。
为了贯彻“万隆精神”,亚非会议以后,叶季壮率领我国贸易[MaoYi]代表团访问一些非洲国家[GuoJia]。访问期间,他认真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国家[GuoJia]的具体情况,坚定而又灵活地执行我国对外政策和贸易[MaoYi]政策,同一些国家[GuoJia]签订了贸易[MaoYi]协定,解决了以前一直被认为难于处理的贸易[MaoYi]平衡问题[WenTi]。
1959年至1961年,由于在社会主义建设方向上出现“左”倾错误,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并进行逼债,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叶季壮奉命代表中国政府同苏联方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在我国外贸出口[ChuKou]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叶季壮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发动广大职工,依靠各地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促进生产,组织出口[ChuKou],不仅提前还清了对苏欠债,而且还进口了急需的粮食、化肥、农药、轻工原料和供应市场的物资。外贸工作[GongZuo]取得了出色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