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汤用彤对中国路径的求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
汤用彤对返本问题的关注,是基于以下理念:外来文化[WenHua]的输入必须先找到与本土文化[WenHua]相符合的地方,并顺应本土文化[WenHua]的特性,才能落地生根得以发展。现代新儒家标举“返本开新”以为法门,对此王守常、钱文忠指出:事实上,熊十力、梁漱溟、牟宗三更多地是做了“开新”的工作,“返本”在当时未遑顾及。汤用彤则做了迄今为止尚未得到真正理解的“返本”的工作(《国故与新知的称星》)。20世纪儒学发展经历了由体系构建到学术研究的演进轨迹。只有通过对本民族文化[WenHua]发展史进行具体而深度的梳理总结(即真正的“返本”工作),方能使思想体系建构的“开新”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
作为杰出的思想家,汤用彤研究方向和重点之选择皆深蕴复兴民族的精神动力。他重点研究汉唐佛教史,是因晚清以降传统文化[WenHua]遭遇西学,与当年儒学经受佛教冲击的境遇相似,皆面临退守乃至生存危机。如何主动对西学加以选择、传介和吸收,是决定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现代命运的关键所在。汤用彤期望从历史上成功化解佛教的征服中找出回应西学挑战的方法。他高扬主体性道德人格以复兴民族本位文化[WenHua],并坚决站在这一立场上考虑外来文化[WenHua]的吸收问题,如此虽强调了外来文化[WenHua]对中国[ZhongGuo]影响之深、冲击之巨,但同时也使人对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复兴中华文明是他钻研外来文化[WenHua]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对此,贺麟看得真切而明了,他在《五十年来的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中说:汤用彤“根据他多年来对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学术史的研究和观察,对于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发展之继续性有了新颖而深切的看法。他一扫认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的道统在孟子以后,曾经有过长期失传的偏狭旧说。他认为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自来就一脉相传没有中断。即在南北朝隋唐时代,当佛学最盛、儒学最衰时期,中国[ZhongGuo]人并未失掉其民族精神。外来文化[WenHua]只不过是一种偶然的遇合,外在的刺激,而中国[ZhongGuo]利用之,反应之,吸收之,以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并促进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的新发展……这种宏通平正的看法,不惟可供研究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和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发展史的新指针,且于积极推行西化的今日,还可以提供民族文化[WenHua]不致沦亡断绝的新保证。而在当时偏激的全盘西化声中,有助于促进我们对于民族文化[WenHua]新开展的信心。”而“民族文化[WenHua]新开展”正是新儒家的标帜。
“越是研究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越要多了解外国哲学[ZheXue]”
汤用彤在学术领域独辟蹊径,成就斐然,源于他在跨文化[WenHua]对话背景下对文化[WenHua]双向选择中的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建设路径问题的独特思考。近代以来,文化[WenHua]建设路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ZhongGuo]知识界。面对中西文化[WenHua]的危机,作为学衡派核心人物的汤用彤藉其广博学识,抓住了外来文化[WenHua]的本土化这一关键问题。“昌明国故,融会新知”的思想是20世纪文化[WenHua]纷争的产物,是汤用彤解决上述问题的理路,也是他进行外来文化[WenHua]中国[ZhongGuo]化研究的指针,贯穿于毕生的学术研究。这一思想不仅反映了他的哲学[ZheXue]文化[WenHua]观,而且还是他首创的治学方法,突破了古今中西之争长期纠缠的体用框架而独树一帜。如果说汤用彤的儒学、道教和玄学研究是就中国[ZhongGuo]思想自身发展方面立论的,即“昌明国故”,那么其佛教和西学研究则意在探索外来文化[WenHua]中国[ZhongGuo]化的过程,即“融会新知”。这实际就是中外文化[WenHua]双向交流与选择的过程。
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在遭遇外来文化[WenHua]时才更清楚地显示出自己的特征。因此,汤用彤特别强调:“越是研究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越要多了解外国哲学[ZheXue]。”他开设中西印课程40余门,主要是为加强学生的哲学[ZheXue]思维训练,使其知晓研究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必须对外国哲学[ZheXue]有深刻理解,了解外国哲学[ZheXue]特有的概念、范畴和推论方法。如是才能将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的研究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下,找到新的角度,达到新的高度和深度。讲授这些课程,为他的外来文化[WenHua]中国[ZhongGuo]化研究奠定了广博深厚的基础。厚积薄发,自然不同凡响,故其著述虽多专论,但读之如饮醇醪,回味悠长,总会得到文字之外的启益。
仅在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的视野里很难把握自身真面目,只在西方文化[WenHua]视野下也难深入国学。汤用彤把中西文化[WenHua]都放在更宏阔的世界文化[WenHua]的视野中去比较,既能入乎其中,又能超出其外,以作为“他者”的西学为参照物来反观自身,努力凸显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自身的特点。这也说明在中国[ZhongGuo]路径的探索上,既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也不能全按传统模式,而应是确立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主体性的综合创新。在汤用彤开辟的研究框架基础上,学界从不同角度继续深究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不同于西方的特质,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建设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日渐显扬。这说明随着中西文化[WenHua]交流的深入,学界对凸显中国[ZhongGuo]思想自身特质的时代意义有了越来越充分的认识。
汤用彤关注的西学领域极为广泛,几乎涉及了整个西方哲学[ZheXue]通史及其前沿领域。他从西方哲学[ZheXue]不同学派切入,以历史比较方法叙述哲学[ZheXue]各流派的基本特征、源流,着眼于探索中西哲学[ZheXue]文化[WenHua]的双向诠释和会通,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他认为中西文化[WenHua]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不能因为两种文化[WenHua]的表面相同而强求一致,也不能因为存在差异而加以排斥,而应不囿于名相,寻求相通之处。这种“明其大异进而求其大同”(赵敦华语)的比较研究其实是中外学问的会通。由是,他既注意文化[WenHua]现象的普遍性,又注意其特殊性,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相互统一。他的著作、授课及治校方针都体现了上述精神。
汤用彤引介西学,首重其与中国[ZhongGuo]传统精神相契合之处。因为他坚信真正属于真善美者必然超越东西方界限,而含有永恒的价值。汤用彤主张应当透过中西特殊历史文化[WenHua]的表象,来寻求具有普遍性、永久性的现代精神。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认为西方文化[WenHua]不但不违背民族文化[WenHua]传统,反而会促进中国[ZhongGuo]文化[WenHua]的发展。可见他不仅将西学作为一种客观知识介绍给国人,而且用西方的方法解析国学,并将西学精义化入国学,从而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文化[WenHua]理念,为现代中国[ZhongGuo]哲学[ZheXue]文化[WenHua]的重构做出杰出贡献。
汤用彤注重参考西学的成就,但又强调世界不同的文化[WenHua],特质各异,相互理解殊为不易,切不可轻率比附,更不能用一种文化[WenHua]为标准来评判其他文化[WenHua]:“国情不同,民性各别,了解已甚艰,传译尤匪易。固有名辞(或西洋哲学[ZheXue]译名)多不适用,且每易援引泰西哲学[ZheXue]妄相比附,遂更淆乱失真。”这里明确批评了不加深究,盲目套用西学范畴,抹煞本土思想固有特点的错误做法。汤用彤主张在学习外来文化[WenHua]要从国情出发,扬长补短,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中探寻发展之路,避免了激进与保守的偏颇,臻于平和公允的圆融境界。汤用彤的文化[WenHua]观追求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具有深远前瞻性的正确洞察。他融铸古今中外的学术成果、治学方法和精神,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赵建永(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ZheXue]系博士后流动站;天津社科院哲学[ZheXue]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