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北平和平解放中的苏静将军--中国年鉴网
苏静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10年生,早年投身革命,是长征、平型关大捷、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其中,他只身入北平[BeiPing],与傅作义方起草并签署《关于北平[BeiPing]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的往事,更是让世人称道。
1948年秋末冬初,我东北野战军乘胜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一道对平津地区的傅作义集团进行了分割包围。12月14日,我平津前线司令部[SiLingBu]接到报告说,发现傅部的两名“代表[DaiBiao]”。
苏静将军当时任司令部[SiLingBu]作战处处长,负责了接待工作。为了不暴露司令部[SiLingBu]的具体位置,苏静等人选择了八里庄作为与傅作义代表[DaiBiao]接触的地点。在八里庄,苏静见到了傅作义办的《平明日报》社社长崔载之和该报采访部主任记者、中共地下党员李炳泉。通过了解,苏静得知对方是代表[DaiBiao]傅作义来谈判[TanPan]的,其中傅作义的条件有解放军准许国民党三十五军撤回北平[BeiPing]、傅作义通电全国宣布实现和平解决、建立“华北联合政府”等款。苏静立即向平津前线司令部[SiLingBu]作了汇报。
12月19日,刘亚楼来到八里庄,对崔、李二人表明了中共中央的原则和态度,由于双方的条件相去甚远,第一次谈判[TanPan]暂时告一段落。
第一次谈判[TanPan]后,解放军歼灭了傅作义赖以起家的三十五军。同时,中共中央制定的《六条意见》经李炳泉转达给了傅作义。据李炳泉说,傅作义听到这《六条意见》后如释重负。1949年1月6日,傅作义派其少将民事处处长周北峰和燕京大学教授、民盟副主席张东荪为代表[DaiBiao]来到进行第二次谈判[TanPan]。1月9日,解放军平津前线领导人与傅方代表[DaiBiao]举行会谈。其间,罗荣桓提出了“所有军队一律解放军化、所有地方一律解放区化”的总原则,聂荣臻着重讲了形势等问题。傅方代表[DaiBiao]对我方提出的国民党部队开到指定地点接受改编连连称赞。当聂荣臻提议为了纪念这次会谈应该送些东西给对方时,苏静建议用攻克锦州时缴获敌人的高筒皮靴,但又来不及返回驻地取,最后苏静只好将自己和战友王朝纲还没舍得穿的皮靴送给了对方。
随着淮海战役基本结束,傅作义派邓宝珊为全权代表[DaiBiao]进行第三次谈判[TanPan]。由于我平津前线司令部[SiLingBu]已前移到通县附近的宋庄,苏静等选择了离宋庄不远的五里桥一处宅院作为谈判[TanPan]会场。1月15日,谈判[TanPan]正式开始,苏静等负责记录。第二天清晨,苏静将我军占领天津的消息告诉了邓宝珊。谈判[TanPan]中,邓宝珊提出我方派代表[DaiBiao]进北平[BeiPing]的要求,罗荣桓表示让苏静一同进城。
按照首长的部署,苏静于1月17日随邓宝珊等由德胜门进入北平[BeiPing],受到第一次谈判[TanPan]中傅方代表[DaiBiao]崔载之和华北“剿总”秘书长王克俊的接待,并被安排在东交民巷傅作义的“联谊处”。
第二天,傅作义来到联谊处会见了苏静,接着,由苏静和崔载之等根据协议的基本精神,拟定了《关于北平[BeiPing]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18项条款,并迅速报告了平津前线司令部[SiLingBu]。1月21日,以中央军委、毛泽东修改后的条文作为正式协议,苏静、王克俊、崔载之在上面签字。协议书签字后,傅作义的部队开始开出城外接受和平改编,北平[BeiPing]和平解放的谈判[TanPan]工作也因此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新中国成立后,苏静将军为祖国和我军的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97年逝世,享年87岁。(贾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