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老知青的新天地--中国年鉴
1972年夏天,刘金艳在宝泉岭农场 (图片由刘金艳本人提供)
刚刚过去的己丑牛年春节对于共和国同龄人刘金艳来说很新鲜、很特别——生平第一次在国外过年,而且还是在南半球的炎炎夏日里庆祝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大年初一那天恰逢澳大利亚国庆日,刘金艳和丈夫在女儿和女婿的陪伴下不仅观看了悉尼市的国庆巡游表演,还看到了民间自发组织的老爷车展览。
“老外庆祝国庆就像参加一个大PARTY一样。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那么多老爷车,有的岁数比我还大呢!”回忆起几个月前的情景,刘金艳依然激动不已,“外面虽然骄阳似火,我们还在屋里按照东北传统下饺子吃。这个年过得有意思!”
知青岁月
走出国门、开阔眼界,这是40年前刘金艳当知青时想都不敢想的事。
1949年出生的刘金艳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家中排行第二。由于母亲身体不好,她作为长女便肩负起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的重任,直到10岁才上小学。
1968年,初二年级还没念完的她作为“知识青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七连一排,来到位于鹤岗的宝泉岭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当时的宝泉岭农场,按照刘金艳的话说,呈现出一派“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景象,夜里值勤时还能听见狼嚎声。根据上级“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要求,刘金艳和其他知识青年一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将沼泽地开垦成了粮田。种庄稼、修路、开渠、制砖、盖房……这些曾经出现在语文课本里的词汇,已成为他们的必修课。
“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结束一天的劳动,躺在床上看书的时刻。”刘金艳笑着对记者说,“我从小就爱看书。当时,北京知青文化素养高,带了很多书来,我们就传着看。印象最深的是一本特别厚、特别破的书,里面全是苏联的电影剧本,我看了很久。虽然看得一知半解,但毕竟书籍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外国文化的门。”
除了外国文学,刘金艳还爱看医书,因为“当医生治好母亲的病”是她儿时的梦想之一。在农场,刘金艳是一排的副排长,年龄比其他知青大,性格沉静、随和、爱照顾人,总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因此被战友亲切地称为“老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