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鲁士三杰 举家赴国难--国家史册
鲁佛民早年留影
鲁佛民(右)和余修(左)在延安
鲁伯峻
■ 往事回眸·红旗飘飘
6月26日,山东博物馆收到一组珍贵的革命文物。捐赠来自一个家庭,铜墨盒、瓷板像、手书日记等生活用品,是这个家庭上世纪的遗物。
鲁佛民、鲁伯峻、余修,这三个名字在山东革命史上并不陌生。但是鲜有人知道,他们是父子三人,举家共赴国难。父子人生经历,首尾衔接,一脉相承,标注着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山东博物馆馆长鲁文生向记者讲述了这个革命之家的悲欢离合。
从私塾先生到革命战士
1881年,鲁佛民出生在济南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他自幼接受传统教育,在四书五经的熏陶下,成为一名年轻的私塾老师。
20世纪初,中国孕育着巨大的变革力量。鲁佛民是一位旧式知识分子,被时代洪流所裹挟,他开始接受新思想。1907年,27岁的鲁佛民读到孙中山、章太炎的著作,开始了对民主革命的启蒙认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山东宣告独立。鲁佛民时年31岁,被革命热情激荡,贸然只身前往上海。因爱读章太炎的文章,他直接写信给章太炎,受到章太炎多次接待。
“先生发长寸许,足履绒靴,身材颇短,谈论诙谐,风趣横生,留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鲁佛民在自传中提到,他和章太炎面谈国家前途命运,鲁佛民的观点受到称赞。回济后,鲁佛民考入山东法政专门学校,虽生活艰苦,仍热切关心政治。1913年,他组织济南学生,积极参加反袁(世凯)运动,并冒险公开讲演,被当时媒体称为“孙(文)黄(兴)余毒,传染省法政学校”。
1915年,35岁的鲁佛民毕业,成绩优异,获司法部奖状。两年后他获得律师证,在济挂牌营律师事务。此前,他和校友发起组织《公言报》,投身舆论界,任报社时政编辑。因揭露政治黑暗,险遭逮捕,报社被查封。此后,又兼任《山东大民主报》、《山东法报》编辑。身兼律师、编辑多个职务,“收入较丰,年约千余元,有储蓄。”
鲁佛民投身“五四”运动时,已经年近四十。他积极组织并参加济南学生游行,抵制日货,以山东学联请愿团成员身份赴京,静坐新华门,要求总统接见。他申诉民意,被报界称“鲁省代表哭闹总统府”。1921年,他创办《山东平民日报》,任经理,并逐步了解到俄国十月革命及阶级斗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