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卢鹤绂:世界上第一个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年鉴

  

  李约瑟博士曾把中国的浙江大学称为东方的剑桥。他在1945年10月27日出版的《自然》周刊上撰文这样说:在那里(浙江大学),不但有世界第一流的地理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还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希望,那里是东方的剑桥。李约瑟博士发表这篇文章时,浙江大学正因躲避战乱,搬迁到贵州湄潭办学。文中提到的卢鹤绂,当年只有31岁。

  卢鹤绂1914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山东莱州。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一二·九运动中,卢鹤绂担当纠察队员,护送游行队伍,声援古北口前线。1936年他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在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卢鹤绂是博士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之一,他于1941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曾与尼尔教授一起工作。尼尔因在上世纪30年代第一个发现用质谱仪测定提取铀同位素,很长时间在美国物理学界担任主导,曾长期从事质谱测定教学。卢鹤绂是他的得意门生。

  卢鹤绂的博士毕业论文题目是《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在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答辩委员会由尼尔教授主持,还有哈德·比克和博蒂教授,论文在1941年5月获得通过。而这篇论文,被美国政府列为涉及制造第一批原子弹及原子反应堆的绝密材料,数年以后才在1950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刊物《核科学文摘》上以摘要的形式公布了部分内容。

  卢鹤绂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在离学校不远的一所小教堂里,与吴润辉女士举行了婚礼。三天后,他们就登上了回国的征途。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他最先来到中山大学,任物理系教授。而当年从事核物理研究的,在中国只有他一人。因为战争,学校迁到了偏僻的农村,校舍设在一座废弃的破庙里。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极其艰苦,卢鹤绂夫妇住在一个祠堂里,要用劈柴生火自己做饭。为了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课,他常常只能在点灯草的油灯下备课。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大规模地向中国南方发动进攻,中山大学被迫再次迁移。卢鹤绂又几经辗转来到广西大学任教。年轻的卢鹤绂在战乱的祖国,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情绪。他的京戏唱得很好,据说还是属于谭派一流的。在《四郎探母》中,他演杨四郎。不仅能演完全本,甚至在表演中还能完成“抢背”这样的高难度动作。在他的日记中曾有关于他在慰问抗日将士时做京剧表演的记述。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天上有敌机轰炸,地下有蛇虫野兽。物资也严重匮乏,但是大家的情绪仍然十分高昂。”据卢鹤绂的长子卢永强说,京剧是他父亲一生的最大也是唯一的爱好。

  1941年,应校长竺可桢的邀请,卢鹤绂前往已经迁到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当时浙江大学汇集了全国众多著名的学者。苏步青的《射线曲线概论》、陈建功的《三角级数》、王淦昌的《射线对化学物质的影响》,以及卢鹤绂的《重原子核的潜能及其利用》等等一大批在当时可以说是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大课题,都是在湄潭完成的。卢鹤绂在这里教的是理论物理和热学两门课程。

  王淦昌教授回忆起卢鹤绂这样说:“他是新来的教授,什么都没有,房子也没有,吃的东西也没有,生活非常苦,非常困难,我是系主任,要为他奔波啊,要房子,要吃的东西。湄潭的房子很少,我们住一套房子,他们只好住我们的阁楼上,那个房子很简单,要是走路走重一点,那个楼板的灰都会掉下来,蹩脚得很。他有小孩,那个时候就是每天买一点白薯,给小孩吃一点白薯,牛肉要去很远的地方,才能买到一点给孩子吃。”王淦昌教授听过卢鹤绂的课,印象很深。他说:“学生非常拥护他,因为他讲得好,他会演戏的嘛,像演戏那样教,当然大家欢迎了,我听过他几次课,非常不错。”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