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潘达微:中国第一个拍摄人体摄影的人--国家年鉴
潘达微像
他是一个实业家、慈善家、书画家及摄影家……才情无限
中国人有重视宗亲、家族的传统,族中的杰出人物,往往是一族的榜样。世家大族之中的才俊们,一同读书、习武、经商,有时候也一同闹革命。世居广州天河的潘氏家族就是这样。百年前的辛亥风云中,潘达微收葬七十二烈士于黄花岗,震动海内外;潘文治以“天字第一艨艟”军舰协长(助理舰长)身份,率官兵出访英美,并护侨于万里之外的南美。日前,记者采访了对潘氏家史素有研究的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辛亥革命联谊会理事潘剑明,听他讲述家族先贤往事。
中国第一个
拍摄人体艺术摄影的人
如当时的许多英才一样,潘达微是在各个领域中游刃有余地行走的天才人物。他是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也是报界巨子、戏剧明星,书画精绝,又为中国摄影先驱,曾轰轰烈烈汇入革命洪流,也曾青灯孤影遁入空门。
在同盟会中,潘达微是重要的宣传高手。1905年,他和陈垣、高剑父、陈树人、廖平子、黄鲁逸等人在广州创办《拒约画报》,后改名为《时事画报》,并提出“以革命思想入画”的口号,被认为确立了革命美术的初步理论。第二年,他又与陈树人等在广州创办《平民报》鼓吹革命。这也是同盟会在广州办的唯一一份机关报。他还兼任《七十二行商报》笔政,经常撰文抨击时弊。
虽然父亲是清末武官,但是潘达微却是个水平相当出众的“文人”。他精于国画,曾受教于广东书画大家居廉,其山水、花卉清刚雅逸,成就不俗。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被视为国画“新旧之争”的国画研究会与岭南派之争,他便是前者的核心人物。而借助《时事画报》等平台,他对广东早期漫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龟抬美人图》等为代表的漫画作品,都曾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热点。他还与高剑父、陈树人合办陶瓷工厂,开设“美术瓷窑”,改良陶瓷工艺。
潘达微又好摄影,1926年与李崧、刘体志等人组成广州第一个业余摄影团体——景社。他曾有两件作品作为我国唯一入选的作品参加在日本举办的实真摄影展览,获得好评。他还是目前所知的中国第一个拍摄人体艺术摄影的人,他的模特,就是自己的女儿。
广东慈善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潘达微的实业经历中有一笔不能不说:1914年他在香港加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时,正是中国的民族资本和国际资本大鳄角力的焦点时期,以港英当局为靠山的英美烟草公司与以华人华侨为依托的南洋公司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竞争。担任公司广告部主任的潘达微,制定了《南洋公司广告部暂行章程》,成为中国广告史上一份重要历史文献。他在探索新的市场营销模式、广告方式上的杰出贡献,帮助南洋公司取得了竞争优势。他是中国早期广告人里,最富开创性的精英之一,为梁培基创制的著名中药“发冷丸”所做的广告,被认为是中国美术广告的先声。
在商场上取得不俗成就的潘达微,也是广东慈善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04年他与麦公敏、梁培基等组织了赞育善社,一面宣传西医接生的科学方法,一面施医赠药;1908年广东发生十年不遇的大水灾,他与何剑士发起美术同仁赈灾活动;他还亲自编演戏剧《声声泪》,创办《乞儿报》,将目光投向流落街头的乞丐群体,为此专门化装成叫花子,在广州、佛山等地流浪两个月以体验生活,演出后轰动一时,时任广东警察厅长的陈景华看后大为感慨,潘达微趁势起草关于成立“广州市慈善工会”的建议,其中多项得以落实,极大地推动了广东慈善事业的发展。
或是以“红棉”寓共产
党人革命精神的第一人
天河潘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宋代迁来的潘贞。潘达微生于今日的棠东村,潘文治生于珠村,相去不远。
如今提起潘达微,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为“三·二九起义”烈士收殓遗骨的义举。当时黄花岗仍名“红花”,但潘达微平生最爱菊花,特别欣赏古人“菊残犹有傲霜枝”之句,将岗名改为“黄花”。随即,他在《平民报》和《七十二行商报》上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发表了详细的报道,一时传诵海内外,而他也遭到清廷的追捕,不得已经香港逃亡上海。武昌起义成功之后,他立即动身赶回广州。此时,虽然军政府都督胡汉民一再邀请他出任行政职务,他却表示功成身退,无意做官,只愿从事社会教育和福利事业。
但中国形势的发展渐渐偏离了潘达微所希望看到的路径,对于一些过去同志的所作所为,他愈来愈感到失望。而对于共产党,他也愈加有好感。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之后,有感于广东反动派在广州大举逮捕、屠杀2000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惨痛景象,他在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当天创作了《黄菊红棉图》,上题“吾粤两般千古事,黄花开后又红花”。潘剑明解释说,这是他将这些死难者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相提并论,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视为与辛亥革命并列的广东永垂史册的千古大事。以“红棉”来象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潘达微可能是第一人。当年广州起义爆发,并未退出国民党的他却毅然出任广州市公益局长,虽然数天后便因起义失败而辞官归里,但其超越党派隔阂,为国为民找寻光明前途的努力却不能不令人称赞。
本版撰文:卜松竹
图片:潘剑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