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栾调甫:看大门的墨学大师--中国年鉴
栾调甫
栾调甫是一个传奇人物。他6岁读书,14岁辍学,出身小伙计,学历不足5年,既无学历又无资历,却因为传统国学修养精深而终被齐鲁大学聘为教授。对于他的学术成就,梁启超呼其:“迈越前人,石破天惊”。
“莫不是看大门的栾聋子”
1889年5月1日,栾调甫出生于父亲供职的上海英租界三马路“格致书室”,因为家庭经济窘迫,满月后就被送回了山东蓬莱老家。栾调甫早年的教育断断续续,颠沛流离。6岁返回上海,由父亲教授他《三字经》、《百家姓》等,这也是栾调甫启蒙教育的开始;1899年,再次回到家乡,就读于免费的郭氏英文义馆,学习四书五经和英文。半工半读、上免费学、读便宜书,成为栾调甫求学生涯的写照。
14岁辍学后,栾调甫随父亲在格致书店当学徒,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西方的数理化和逻辑学。正所谓穷且益坚,他在业余时间翻译英文书籍,靠自己微薄的收入购买书籍自学,潜心钻研先秦墨学和中国古文字学。15岁时,他立志破解绝学《墨经》,穷七年之功,终于写出了为人所称道的《名经注》。可惜的是,这部被称作“海内墨辩第一善本”的学术巨著却并没能得到刊行,仅在小范围内流传。栾调甫后来说:“此为余专治《墨经》之始,也是余注《墨经》之始。”随着父亲的离职,在家中经济来源几近枯竭的困境中,栾调甫得到齐鲁大学博医会聘请,翻译医学书籍,生活方得以继续。
1922年,学界泰斗梁启超集20年精力写成《墨经校释》一书,引起了当时一片喝彩声。然而,栾调甫阅后却认为,梁启超是“任意删改荡弃旧法,借其盛名,唱和成风”,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读梁任公〈墨经校释〉》一文予以批驳,此文后来被《哲学》杂志刊载。
梁启超毕竟有大师的胸怀与雅量,他读完此文后大为赞赏,随即修书一封寄往齐鲁大学,信中这样写道:“仆于大著最心折者,莫如坚白论中离盈两宗之说。此种发明,可谓石破天惊”,并决定亲自登门拜访栾调甫其人。可是,这篇文章是托《哲学》杂志社转寄的,只能凭借文稿中“栾调甫”和邮戳上“济南府”六个字,梁启超犹如大海捞针。几经查询,终获悉栾调甫在齐鲁大学中文系代课,稍有知情者惊叹道“莫不是看大门的栾聋子(先生听力不太好)”梁启超颇费了几番周折才在济南山水沟边的一间茅草屋里找到虽满腹才识,但不求人知的栾调甫。他千里迢迢来拜访这位守门的墨学大师,称赞栾调甫的这篇文章“即使不是绝后,也是空前”,栾调甫由此在学界成名。鉴于他在墨学研究上的成就,1925年,齐鲁大学聘其为文学院教授。由此,栾调甫对梁启超颇有知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