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小泽征尔:高山流水 中国知音--中国年鉴网
小泽征尔,日本人,1935年生。国际乐坛顶级指挥家。
引子:跪着听音乐的故事
一头雄狮般的乱发,激情四溢动感十足的指挥——这几乎成了世界级指挥大师小泽征尔的典型标志。从1978年来华指挥中央乐团(现称:中国中央交响乐团),到1979年波士顿交响乐团为纪念中美建交来华演出,再到2008年国家大剧院的第一场新年音乐会,三十多年来,小泽征尔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用他的热情和深厚的音乐功力,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人与世界的沟通开启了最初的门户,为促进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不过,有关小泽征尔与中国音乐最早也最为感人的故事,应该是一个称为“跪着听音乐的故事”。那件事发生在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访问北京,他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这是由我国著名盲人音乐家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改编的。翌日,他在中央音乐学院聆听了“原装”的《二泉映月》——由二胡演奏家姜建华独奏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小泽征尔情不自禁地掩面而泣,并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只应当跪下去听啊。”并且真地从坐着的椅子上顺势跪下去。当时坐在他身旁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赶紧拉着他的手把他扶在座位上。小泽征尔接着又喃喃自语地说:“如果我先听了这次演奏,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当时没有真正理解这首乐曲,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小泽征尔的这段往事,在乐坛上传为美谈。这一切都是由音乐引起的。我国民间艺人华彦钧(又名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是那样神奇不朽,感人至深;姜建华的演奏是那样如诉如泣,悲悯传神;小泽征尔的聆听又是那样全神贯注、息息相通,以至于虔诚得非要跪下去听。三者之间构成了古往今来音乐沟通人类感情的难得一见的最高的美妙境界。
缘起:生在中国 情系中国
“我在中国呆一周,早中晚都吃中国菜。从早上就喝粥,吃那种炸面包圈似的东西(油饼)。我在纽约的经纪人就说我和普通日本人不一样。”
小泽征尔1935年出生在沈阳,当时他父亲在沈阳当牙医。在他出生后的第二年,他们举家迁到北京,一直居住到1941年回日本。据他本人回忆,在上小学之前,他的大脑中所有记忆都是对北京的印象。
小泽回忆说:“1964年,我在加拿大多伦多交响乐团任音乐总监时,加拿大和中国已经建交,父亲就提出向加拿大政府申请去中国,并要求我也一起去。但因为我们是日本人,当时日中两国还没有建交,所以没有申请成功,之后父亲就去世了。”
小泽说,父亲直到去世之前,都想回中国来看看,但最终未能如愿。而小泽再次回到中国,已经是离开中国三十多年之后。1976年11月,小泽以旅游者的身份到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
说起三十多年前的那次经历,小泽征尔也是十分感慨。“因为我们四兄弟都是在中国出生的,所以都很想回去,这样我们四个人和母亲,带着父亲的遗像一起回来了。”
小泽说,以这样一种方式带父亲回来,也算了结了父亲当年的夙愿。而父亲当年匆匆离开中国,没来得及卖掉的房子,日后成为小泽征尔每次回到北京的必去之地。“我母亲到去世前还一直和那里的朋友有书信往来,我们每次回去都要去看看。母亲去世了,朋友们还(在院子里)种上了樱花,我们悄悄把母亲的骨灰带回去埋在了那里。那年正好是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