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端纳与丁乐梅:辛亥革命现场的外国记者--中国年鉴网
端纳 (1875-1946)
澳大利亚记者出身。1903年到香港任《德臣报》编辑,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先后出任清朝两广总督岑春煊、以及孙中山、张学良、蒋介石的顾问,经历了从清朝覆灭、民国建立、直到抗日胜利长达40年的民国发展史,是西安事变的斡旋者,其堪称是民国史上重大政治事件的历史见证人。
端纳:革命的参与者
1911年春,澳大利亚人端纳信步在上海街头。端纳的正式职业是记者,他来上海的目的很明确,参与革命。
在上海驻留期间,端纳拜访了位于山东路上宋查理家的印刷所,此地除了印刷《圣经》和宗教书刊之外,还印刷革命的宣传品,同时是革命党人地下活动的主要聚会场所之一。宋查理有六个子女,儿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女儿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宋家六子女,将在随后的民国历史中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此时的中国,处于多事之秋。各地叛乱迭出不穷,虽朝廷终能镇压,但一切迹象,在为一场更大的风暴积蓄能量。
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上海,进展之顺利让上海的革命党人不敢相信。革命者们在爱文义路伍廷芳的官邸建立总部。
仓促到来的消息,使得36岁的端纳非常兴奋,与革命同仁们在仓促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这位代表美国报纸的澳洲记者,代表革命政府与英国驻华使馆建立联系。要谈论的事宜不少:不让西方国家为清政府助力,对革命政府在道义上支援,各国在中国之权利该如何在新政府中延续或修改,等等。端纳参与其中,忙得不亦乐乎。此时,端纳已经撇开了记者的身份,走上从政之路。
新旧政厮杀之际,各地方势力如雨后春笋。混乱的政局,已经无法按照字面意义上的通告来判断情势。谁得胜,谁败走,众说纷纭。当时,一家美国的日报《大陆报》记者克劳(丁乐梅的同事)赞誉端纳,“上海只有一个外国人看得出中国的革命会怎么演变下去,这个人就是端纳”。
端纳的一个战地传奇故事,是他侦察紫金山,参与光复了南京。全国各省区已纷纷通电宣告独立,南京尚处于清政府的控制之下,而且作为虎踞龙盘的地理重镇,清政府在此驻有重军,工事坚固,粮草弹药充足。端纳带了几个随从去南京侦察敌情。
他们经过了紫金山,看到了清军的布置和表面状况,然后回去。端纳认为,要攻克南京城,首先要攻占紫金山,其实,这也是军事常识。随后,内部一直松松垮垮的联军攻克了紫金山,端纳在山上指挥架设火炮轰击南京。最终的战局毫无疑问,革命军顺利攻下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