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江霞公”江孔殷:不只是美食家的--中国年鉴网
人物档案 江孔殷(1865-1950),字少荃,号兰斋,又号霞公,广东南海人,生于富商家庭。1904年中进士,清末任广东清乡总办,武昌起义后先是奉两广总督张鸣岐之名操纵广东假独立,后顺应潮流赞成革命。1917年任外资英美烟草公司买办。江氏以美食家著称于世,曾在广州萝岗创办“江兰斋”农场,生产“特供”食品。后家道败落,寓居香港。1950年回穗,被原籍乡政府派人逮捕,押送回乡,绝食而死,享年85岁。
出生于广州的美国学者路康乐(Edward Rhoads)在《辛亥革命在广东》一书中说:“江孔殷是义和团运动后十年间广东省最为活跃的绅士人物。”省港人士提到江孔殷,都把他认作著名美食家,尤其津津乐道他所创制的“太史蛇羹”,但其一生行事,却并不受此一称号的局限。
江孔殷在光绪三十年中进士,点翰林,省港热爱美食的人士,尊之为“江太史”(太史是翰林别称);文人圈子,则用他的别号,称“江霞公”。故老相传,江孔殷年少时好动,“终日如虾之跳”,时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江虾”。“江霞公”或许是从“江虾”变化而来。
纨绔子弟初入官场
江氏出生于茶商世家,其父人称“江百万”,允称巨富。其叔父无嗣,江孔殷“兼祧”两房,继承了父亲和叔父两份家产。江霞公赋性聪明,但读书并不太用功。有趣的是,他参加乡试时为求必中,请别人替考;自己又心有不甘,同时替第三者作“枪手”,结果两者皆中。光绪二十年上京会试,适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江孔殷也参与签名。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这一科的状元是刘春霖,榜眼清远朱汝珍,探花广州商衍鎏,会元(会试第一名)是谭延闿。据说此次会试,江孔殷仍是请人替考,“枪手”是著名文人罗惇曧。
1906年,岑春煊任两广总督,他的首席幕客张鸣岐与江孔殷极之投缘,成为好友。但岑春煊不喜欢江孔殷,故江在广东不得重用,乃斥资报捐候补道,指省江苏。清末有钱人家捐官,已经不屑捐个知县、知府,一报就是候补道;大家都知道江苏是富庶省份,指省到江苏的候补道就多如牛毛,结果到南京后无职位可“补”,终日赋闲,只得灰溜溜回原籍等待机会。
机会还真的来了。“火箭式干部”张鸣岐从一个举人被岑春煊保举,一路狂飙突进,1907年任广西巡抚,1910年初升任两广总督,年仅36岁。清末的“干部年轻化”是动真格的,是对是错还真难以评价。江孔殷精研美食,招待总督出尽看家本事,又精通古董鉴赏,时不时有稀世珍品奉献,大得张鸣岐欢心,得以出任广东清乡总办。清朝严格执行官员的省籍回避制度,本省人不得在省内担任文官,武官倒没有这个限制。清乡总办不属于传统的文官系列,是新设的一种武职;让一个“讲饮讲食”的纨绔子弟带兵,是张鸣岐为江孔殷步入官场的巧妙设计,至于他能否带好部队,则在所不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