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探秘数海乐无涯--中国年鉴网
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他的工作是上世纪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又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这些成果不仅对数学研究影响深远,还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得到应用。
吴文俊曾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0)、陈嘉庚数理科学奖(1993)、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4)、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邵逸夫数学科学奖(2006)。
38岁那年,他当选为中国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87岁高龄时,他获得由包括3位菲尔茨奖得主在内的评委评出的邵逸夫数学奖;他是我国数学界泰斗,国际小行星中心以他的名字命名小行星……他,就是著名数学家吴文俊。
与数结缘
“中国传统数学是最古老的数学,也是最现代化的数学,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数学就注定适应现代计算机。”
“与数学结缘,可以说是阴差阳错。”吴文俊笑着对记者说。
在上海正始中学读高中时,吴文俊最爱好的其实是物理。当时,为了给学生们奠定良好的数理化基础,中学常常聘请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师兼任高中数理化教师。教物理课的交大老师赵贻经为了让学生们多学到一些知识,经常会布置一些比较难的物理题目,并且提出,要解这些物理题目,光有高中的数学基础是不够的。
爱好物理的吴文俊回家后,常常一边自学数学,一边思考物理题。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在一次物理考试时得了满分。赵老师在点评时说,这次物理考试有两道题非常难,吴文俊之所以能得满分,说明他的数学基础已经非常扎实,“这个学生在数学上的潜能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