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徐志摩:弃美赴英为罗素--中国年鉴网
1918年的夏天,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去美国学习银行学。那年,他21岁。那时,他的理想是成为汉密尔顿那样的大政治家,他的生命里还没有诗歌。不过,在美国的学习生涯,徐志摩并不满意。在“迷茫”时期,一个英国哲学家“召唤”了他,就是罗素。
“夏日黄昏时穿透海上乌云的金色光芒——冷静、锐利、千变万化。”徐志摩用如此诗意的语言来评价罗素的思想,为此,他不惜放弃了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来到了英国,只为“想跟这位20世纪的伏尔泰认真念一点书去”。
但是,现实往往和理想相差很远。1920年秋天,当徐志摩来到英国时,罗素已经不在剑桥大学了。罗素因在战时主张和平被剑桥除名,正周游世界。无奈之下徐志摩只得暂住伦敦,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后来他结识了英国作家狄更斯,并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了剑桥国王学院特别生的资格,由此开始了他和剑桥的缘分。
1922年3月,经历了疯狂迷恋林徽因却无疾而终、与妻子离婚的徐志摩,忽然发现“我这辈子就只那一春”。他开始写诗了。他曾满怀深情地这样写道:“……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他说四五月间的剑桥“春天是荒谬得可爱”;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
初出国门的徐志摩,文风颇显中国古典特色,可是在英国留学后,尤其是后来他与罗素相识并诸多交往,他的文风突变,自然幽默,明快利落,可以说,罗素反对压抑天性的思想对他的诗文有很大的影响。
也正是对罗素的追寻,使得徐志摩在英国写出了浪漫的诗,使得徐志摩与剑桥有了浪漫的渊源。徐志摩的朋友满剑桥,在国王学院,他是一位相当有名气的人物。打开剑桥大学的档案,还会看到当年国王学院给他的评语:“持智守礼,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