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刘开汉:琼西撒播革命火种--国家史册
琼西革命启蒙者刘开汉
在昌化江下游两岸的村话人中,有一首村话民歌《村哈名叫罗上荣》远近传唱,妇孺皆知。而这首民歌记录的,是一位名叫刘开汉的革命启蒙者。
刘开汉(1899-1933)是海南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也是琼西革命启蒙者。他利用教师的身份从事革命活动,将闪光的革命火种撒播到年轻人的心中,影响了海南一代革命志士。1933年,刘开汉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4岁。
“刘开汉是海南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也是琼西革命启蒙者。他利用教师的身份从事革命活动,将闪光的革命火种撒播到年轻人的心中,影响了海南一代革命志士。”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游宪军说。
“由于英显村的青年受到刘开汉的影响较深,向往共产党的思想比较成熟,我和他们进行了两次交谈,就介绍他们入党……”海南老一辈革命家马白山在《回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昌感革命斗争》一文中这样写道。
梳理纷繁的党史资料,翻阅海南老一辈革命家马白山、史丹和赵光炬等人的回忆录,一个坚定而勇敢的革命者形象得以真实还原。
少年怀揣救国情怀
刘开汉出生在东方市(原昌江县辖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刘贻彤,兄弟3人,排行老大。11岁时母亲病逝,全家生计由父亲一人承担,生活十分艰辛。12岁那年,父亲见他生性聪明,就决定咬紧牙关节衣缩食,把他送进私垫读书。
“外公读书很刻苦,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进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他的国文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刘开汉的外孙吉君臣自豪地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车马几返问学,先生何学问?”让同学们对下联。班上的同学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对出。刘开汉见其他同学对不上来,站起来对老师说:“笔锋屡战难人,夫子受人难。”老师很吃惊,没料到竟有学生对得如此绝妙,当即奖励刘开汉五百钱,一刀贡川纸和一支乌龙笔。从此,刘开汉名传十里八乡,人们称他为“奇才”。
1919年,刘开汉报考广东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翌年,刘开汉的义父任采芹觉得过于屈才,慷慨解囊,资助120块银元,让他报考更好的大学。果然,他不负重望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山大学攻读理科。
广州是民主革命的发源地,而中山大学是广州民主革命的中心。“外公在中山大学开始接受马列主义理论与革命思想教育,并树立改造旧中国的雄心壮志。”吉君臣说。
1922年,刘开汉在广州与革命人士符绰云、史丹发起成立“改造同学会”,吸收了在广州读书的琼籍学生符瑞、李永典等进步青年为成员。制定了组织纲领: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列强,提倡科学,破除迷信。这个组织还创办刊物,宣传革命道理,宣传马列主义与共产主义,揭露反动派本质。
1925年6月21日,“省港大罢工”期间,刘开汉组织了在广州读书的琼籍学生参加了游行示威。英帝国主义野蛮向罢工工人开枪,打死示威工人和学生10人,打伤数十人。刘开汉在参加中山大学为死难者举行的追悼会上,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并亲笔为死难者题挽联:“誓平内乱而息外忧,何图壮志未酬,既殉国难;志膺强权以申公理,尤望同胞努力,借慰忠魂。”
乡村掀起革命风暴
“1926初,王文明、刘开汉等一批共产党员随同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王鸿尧入琼,刘开汉回昌江召集进步青年,筹备建立国民党昌江县党部……”史丹回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昌感革命斗争时如此记述。
刘开汉回昌江后,他以昌江县英显村为据点,成立“改造同志会”,以学生和农民为宣传对象,到各个村庄发表国民革命演说,宣传国民革命意义,倡导男女平等,反对女子裹脚,禁止买卖婚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