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中国记忆 > 国家记忆 >
约翰和赵振英:两位军官的见证与“重逢”--国家年鉴(4)
两位少校的9月9日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当天,赵振英正在湖南芷江。几个月前,听说日军[RiJun]要攻打芷江的消息,赵振英所在的新六军十四师四十团第一营,特地与军部一道赶往这里,保卫这里的飞机场与指挥所。大势已去的日军[RiJun]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发动猛攻,严阵以待的赵振英多少有些意外,但在听闻日本投降消息时更多的是高兴——“8年东跑西颠与日军[RiJun]周旋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1937年参军的赵振英此时是少校营长,他旋即接到命令,前往南京[NanJing]接受日军[RiJun]投降。新六军是首批进驻南京[NanJing]的国民党军队,而赵振英指挥的营队又是新六军中率先抵达南京[NanJing]的一支。该营下设三个步兵连、一个[YiGe]机枪连和一个[YiGe]迫击炮排,共有约500人。光复的氛围在他们甫抵南京[NanJing]大校飞机场时就感受得到。“机场周围种地的老百姓,知道我们是国军,都拿着镐头和锄头,举手在欢迎我们。后来到了城里,也是如此。”赵振英对南都记者说。
赵振英到南京[NanJing]的时间大概在8月底9月初,他们营被安排在机场附近警戒,保证陆续赶来的国军安全。南京[NanJing]城内,仍是持械的日本军人在维持治安。比赵振英年长4岁的约翰[YueHan]·葛顿南(1914-1986)稍晚来到这里时,情况仍然如此。他见证日本在南京[NanJing]投降的家信,曾刊登在1945年的美国[MeiGuo]家乡妞科克镇报纸上:“亲爱的父亲[FuQin]母亲家人们,我是9月5日到达这里的,旅途顺利,飞行3个多小时。到达之时,南京[NanJing]全城以及125万居民,均由日军[RiJun]守卫,因为中国军队还未到达。所以日军[RiJun]负责全城的安全与秩序。日军[RiJun]随处可见,而且个个荷枪实弹,他们表现得礼貌且恭敬,气氛和平无恙,但我就是看不惯这些王八蛋……今天具有多重意义,投降协议的签字仪式,将在九月份第九天早上九点举行。而我正好是1943年9月9日离开美国[MeiGuo]的。这是我海外服役的两周年纪念日。天哪,想到可以回家我兴奋不已……”
在机场警戒了没几日,赵振英奉命带第一营进城负责受降仪式的维安。“我们营在新六军中是比较好的,所以才会被从机场又调到受降仪式现场。”赵振英说。
日军[RiJun]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NanJing]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赵振英率领营部负责会场内外警卫,要事先检查场地,仪式当天进入现场的人必须手持请帖,且要排队按顺序签到。“很多外国外交官参加,不能出漏子,要防止坏人捣乱,如果出事,就是国际大笑话,丢人大了。”赵振英说,随身携带手枪的他大概是会场上唯一可以走动的人,而手下的士兵或携带冲锋枪,或携带半自动步枪(里面均没有子弹,以防走火),都在适当的位置警卫。为显郑重,这些士兵特地脱掉作战服装,改为草黄色哔叽军服,而赵振英本人,还临时做了一双马靴,穿在脚上。
约翰[YueHan]·葛顿南进入现场前,接到何应钦将军签发的请柬,他也佩戴了来宾证。值得一提的还有,他买了一部德国相机,在受降现场拍照,他感觉冲洗出的照片质量出奇的好,他把在受降仪式现场拍的照片,都寄回了美国[MeiGuo]。
在约翰[YueHan]·葛顿南及其他美军联络官回美之前,新六军举办了欢送party,一起吃了顿饭。“并不伤感,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抗战胜利了。”赵振英说,他还以营部的名义送给曾经在他们营的美军联络官汤尼·班克一面锦旗。赵振英和班克原来在一个[YiGe]帐篷中住过,关系非常融洽,在芷江和南京[NanJing]时,美国[MeiGuo]联络官已经集中在一处,但班克每周末还特地跑到他那里吃中国饭。
大概就是在这次欢送会上,赵振英在约翰[YueHan]·葛顿南的红皮日记本上签了名。因为不属于同一团部,两人关系并不热络,现在赵振英对他的记忆已经模糊。那个红皮日记本,是约翰[YueHan]·葛顿南来华前美国[MeiGuo]军部发的,上面有汉字“来华助战盟国军人,请各地同胞予以礼待与协助”字样。这个日记本上,有相当多中国军官的签名。此外,尚有一张新六军军官与美军联络官的合影,照片上注明是“新六军军官俱乐部开幕纪念,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六日于南京[NanJing]”,其中赵振英亦在其中,脚上依然穿着马靴。
这一次的签名与合影,赵振英原本早已不再记得。但当它们以实物的方式出现在他面前,历历往事再度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