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揭秘清西陵:守陵人在日军刺刀下保住帝寝--国家年鉴(3)
守陵人的身份可以说是“带着皇族血液的公务员”,他们[TaMen]来西陵[XiLing]时,清政府会给每户分一处小院,一般住户是三分三为基准,三分三是指小院的宽度乘以长度的面积,“一亩三分地”的说法便来源于此。
这里有学校,满文汉文双语教学,还教授音乐、舞蹈和骑射等等。
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守陵人的子女。他们[TaMen]可不一般,一出生便报户口,即刻享受七品待遇。七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
即使是守陵人养的狗,也极有尊严。它们个个有户口、有口粮、有补贴。
祭祀时间以外,守陵人的生活极为悠闲。他们[TaMen]大多不会种地,闲来逗逗鸟、斗斗智谋,极其讲究吃,讲究“礼数”。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这些守陵人也随之正式“下岗”。他们[TaMen]当中,有些人离开了,有些人留了下来,被迫开始了“自改规制”、和当地汉族文化融合的艰难历程。
但任凭什么,似乎都磨不掉这些“下岗守陵人”骨子里的勇敢和责任感。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打到了清西陵[XiLing]附近。守陵人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保住西陵[XiLing]?”
一位守陵老头儿突然站了起来说:“我去找日本人谈谈!”
就这样,在那个听闻“鬼子来了”就逃之犹恐不及的恐怖年代,一位年老的守陵人,迎着日本人明晃晃的刺刀,就去“谈谈”了。
老头儿丢给了鬼子一通大道理,竟然因此保住了清西陵[XiLing]不受烧杀抢掠。
吃过俸禄的“活化石”
经历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动荡,当初官山内的神秘守陵人逐渐被当地的汉人同化,满汉得以通婚,他们[TaMen]的后代[HouDai]也逐渐与当地居民无异。
近些年来,随着西陵[XiLing]老人[LaoRen]们的辞世,清西陵[XiLing]守陵人的奇闻轶事不再像过去那样风靡。
在清西陵[XiLing]的凤凰台村(满族[ManZu]村),还有一位名叫李卓明的93岁老人[LaoRen],人们都称他是清西陵[XiLing]的“活化石”。
老人[LaoRen]出生于1921年,守陵人的后代[HouDai],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老伴儿前些年去世了,只剩下他一人住在老院子里。这处老院子,位于村里真武庙右手边的小胡同最里面,是解放后他和老伴儿一起亲手盖起来的。
每日,老人[LaoRen]都会倒背着手,手里拿着一个[YiGe]垫子,在村里散散步。累了,就在路边把垫子一铺,坐下休息;饿了,就轮流到两个儿子家吃饭;听到曾孙在背后喊自己[ZiJi]一声“老祖儿”,他就开心地咧嘴笑起来,露出并未掉光的牙齿。
之所以称老人[LaoRen]是“活化石”,是因为,他是村里唯一一个[YiGe]会写也会读满文的老人[LaoRen]。
在老人[LaoRen]的回忆中,自己[ZiJi]是吃过一个[YiGe]月俸禄的,“12个大子儿,就是铜钱”。那是在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但由于当时时局动荡,第二个月,俸禄便没有了。
李卓明老人[LaoRen]不仅懂满文、汉文,还在北京新华外语学校(即如今的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学过英语,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被迫回西陵[XiLing]改学日语;再往后,老人[LaoRen]还略通了俄语。时代的洗礼在老人[LaoRen]身上可见一斑。
退休前的大部分时间,老人[LaoRen]一直在西陵[XiLing]中学教书,教外语、语文和书法。现在,附近十几个满族[ManZu]村,很多人都是他的学生。
直到如今,不时有从祖国各地赶回来专程探望他的学生。每每谈到这里,老人[LaoRen]的脸上就洋溢着幸福。
“活化石”有很多趣事。有一次,他在路边休息时,有游客开着车过来问路。老人[LaoRen]一见那年轻游客只是摇下车窗,探出头来,心生不悦,便立马装起了哑巴,连连摆手,示意“不知道”;不一会儿,又一位开着车的游客经过,那位游客下车走到他身边,鞠了一躬,向他问路,老人[LaoRen]心里很开心,但无奈装哑巴要装到底,只得一边摆手一边指出了方向。
老人[LaoRen]喜欢书法,每日必临墨池。屋子里,摆满了老人[LaoRen]的作品。总有人来找老人[LaoRen]求墨宝,老人[LaoRen]从未拒绝,这多少让他的儿孙有些担心,“毕竟老爷子那么大岁数了”。
可在自我介绍时,老人[LaoRen]总是说:“我还小,也就90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