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陈昌浩之子: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无私的 手把手教--中国年鉴网(4)

  

  于是在陈祖涛和刘允斌、张芝明三个人牵头下,苏联中国留学生会成立了。他们定期地给留苏中国大学生寄送各种国内发来的材料,包括解放战争的进展等。留学生会成员一度达到20多人。

  陈:我们起码一个星期活动一次,主要学来自祖国的文件,因为中文有很多人不太懂,而我跟刘允斌,我们年纪大一点,中文还能够念,给大家翻译。另外,逢过年过节,一般都是我们自己组织,大家见面,再加上生活上面,就我刚才讲的,蔡畅一来,大家就很自然地在一起了,因为每个月领卢布,我们换卢布,这很重要。

  但是让陈祖涛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自己牵头成立的苏联中国留学生会,后来竟然会给自己惹下了大麻烦。陈祖涛回忆说,20世纪60年代末,他就因为组织成立这个留学生会,被认为是发展苏修特务组织,受到反复调查。

  陈:他们给我们扣了很多帽子,1967年下半年被关起来,到了1971年跟我摊牌了,说这就是证据,你是苏修特务,我一看,笑了,我说恰恰说明我不是特务,因为这个笔记本,记的是我们每次开会讨论什么问题,学习什么问题,俄文记得非常清楚,用俄文写的,所以我就跟他们讲,我说你们把它翻译成中文,就可证明我们不是苏修特务,以后他们没办法了,就把我扫地出门,押送到农村当农民。

  在陈祖涛的回忆里,除了成立留学生会这个所谓的“特务组织”之外,曾经为所谓的“4821”集团提供帮助,则是另外一桩不小的罪名。

  陈:“文革”期间,中央成立“4821专案组”,为什么立呢?1948年派去苏联学习的那一批一共21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都挨整了。

  陈祖涛回忆说,他们的父辈不是中央领导就是革命烈士,像李硕勋的儿子李鹏,张浩的儿子林汉雄,叶挺的儿子叶正大、叶正明等等。他们当中很多人后来成为国家的领导干部。

  陈:他们到了以后,没有一个单位主管他们,红十字会把他们转到儿童院去了,他们年纪比较大一点,玛尕洛夫还是院长,把他们弄到一个很小的旅馆住,他们来了就是为了上大学,可当时没办法。

  情急之下,他们想到和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会联系,收到求助信的正是陈祖涛。

  陈:因为我们都比较熟,在延安很多人我都认识的,他们就给我写信,因为我是学生会的头之一嘛,说现在我们住得很糟糕,吃得也很糟糕,很多人有病,我们想进大学,我就赶到那去了,他们跟我把这情况一讲,我就回莫斯科商量,刘允斌、我、张芝明,我们三个人联名写了封信给马林科夫,把我们这些人父母的名字都写进去了,很快苏共中央就派了个人来找我们,我就把这个情况详细说了,此人就赶到伊万诺沃,他们都转到莫斯科了,他们学了差不多一年的俄语,大概是1950年,全部进了大学,李鹏、林汉雄、罗西北进了水利学院,叶正大、叶正明进了航空大学。

  在陈祖涛的回忆里,他们在苏联的生活是随着国内战争的形势一步步转好的。最早是蔡畅的接济,然后是罗荣桓命令的,从东北发来的半火车的食品,到了1949年的年初,第一任大使王稼祥来到莫斯科,新的使馆成立,王稼祥做的最早的一件事,就叫参赞曾涌泉给中国驻苏的留学生发放伙食补贴,每个人每月提高到了800卢布。

  陈:从那以后,我们情况就好多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等驻苏联的大使馆,都是在1946年左右成立的,我们总参加人家的庆祝,所以我们一直盼望中国使馆赶快成立。社会主义阵营中我们中国最后一个在苏成立大使馆,以后我们就好了。

  1949年10月1日,远在莫斯科的中国学子们得到消息,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陈:中国人全部集中庆祝,喝了很多酒,跳舞,唱歌,就这种情景。

  记者:当时心情怎么样?

  陈:那当然不一样。我们很自豪,因为盼了多少年啊,我们能有自己的国家,有自己的使馆,有人管我们,生活苦了多少年啊,从1941年到1949年,差不多8个年头,8个年头处于吃不饱的状况。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