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民进党成立初被定性“反动” 蒋经国为何不批--中国年鉴网(2)
据《国民党下台内幕》一书透露,1985年12月25日行宪纪念大会等三个会议举行联合典礼,蒋经国主持会议并致词,出人意料的是,他突然离开预先准备好的讲稿说:“现在,有两个问题,经国想做一个明确的说明:第一就是,总统继承者的问题……下一任总统,必然会依据宪法而产生……有人或许要问,经国的家人中有没有人会竞选下一任总统?我的答复是,不能也不会。第二就是,我们有没有可能以实施军政府的方向来统治国家?我的答复是,不能也不会。执政党所走的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康庄大道,绝不会变更宪法,同时也绝不可能有任何违背宪法的统治方式产生。”蒋经国的话一出,震动台湾政界,引起西方的关注。
1986年3月底,国民党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蒋经国在会上提出“政治革新”的主张,决定要调整内外政策,包括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调整“中央民意机构”、实行地方自治法制化、推动党务革新、进行“总统”集体接班的部署,等等。但党外人士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于1986年9月,在台北圆山饭店宣布成立民主进步党。由于当时还没开放党禁,因此即使当时“民进党”并未主张“台独”,但从程序上来说仍然不合法。这是台湾历史上的大事,社会各界一时非常关注,不知道当局是要镇压还是顺应改革的形势。《我们台湾这些年》中曾介绍这样一个细节:
民主进步党一成立,当局情治部门立即呈上“反动分子”名单,蒋经国未批,说道:“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后来,蒋经国在“双十节”指示修订“人民团体组织法”、“选举罢免法”、“国家安全法”,开启台湾民主“宪政”之门。国民党要人则纷纷质疑,有人说:“这样可能会使我们的党将来失去政权!”蒋经国说:“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而据后来披露的新闻显示,民进党的成立大会曾得到当局的默许,党外人士殊不知,蒋经国通过监控摄像看完了大会直播的全过程。之所以不干预,是因为蒋经国已在心里接受了政党政治的理念,已经决定要开放党禁了。当时“许信良在美国成立台湾民主党,美国参议员肯尼迪等人设立台湾民主化委员会,民主化潮流已蔚为风潮,无法阻挡,蒋经国会同意民进党组党,应该是考虑到反对党在台湾成立的话,比较容易监控。”
党外势力组党是一个过激的行为,但并未影响蒋经国既定的民主革新的步伐。民进党成立之后,蒋经国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访问时,率先预告台湾将要解严以及开放党禁的消息,表示任何新政党必须遵守“宪法”,与“台湾独立”划清界限。当年10月15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解严和开放党禁的决议。
蒋经国未曾料到的是,在其去世的几年后,“民进党”撕下民主的伪装,将“台湾独立”写进了党纲;更没料到的是,李登辉在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借着政治开放的名义,最终与“台独”势力同流合污,背弃了蒋经国政治开放中的反“台独”根本精神。
二、《大学》杂志事件——政治革新第一呼
凶天吝啬一滴雨,大漠扬尘封万墀。
壮士岂凭血气勇,请栽红柳第一枝。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台湾经济“起飞”,台湾出现了一个力量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不满足于“纳税有份,参政无份”的状况,要求获得与其经济贡献相当的政治权力。而教育的普及,使台湾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向往西方式民主政治,不满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因此顺应潮流,自然成为中产阶级的代言人。一批台湾知识分子代表党外势力创办了许多政治性刊物,表示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中《大学》杂志是早期影响最大的党外杂志。
大学》杂志创刊于1968年1月,最初是一本文艺、教育类刊物,创立者为张俊宏与陈鼓应。1970年初,台湾新一代知识青年聚集一起,组成了颇为强大的笔阵,以《大学》杂志为园地,作了一次集体性的意见表达,主要宣传“革新保台”主张。
从1971年开始,《大学》杂志的编辑方针转变为以政论、社会评论为主。《大学》1971年元月号发表了刘福增、张绍文、陈鼓应联名发表的《给蒋经国先生的信》。该信成为台呼吁“政治革新”的心声。同期发表的重要文章还有陈鼓应的《容忍与了解》、陈少廷的《学术自由与国家安全》、张俊宏的《消除现代化的三个障碍》等。
1971年4月,《大学》杂志发表了由九十多名学者、中小企业家等人士共同署名的《我们对钓鱼台问题的看法》。同年7月,当时还是国民党员的许信良联合张俊宏等人发表了一篇长文《台湾社会力分析》,分别对旧式地主、农民及其子弟、知识青年、财阀、企业干部及中小企业者、劳工及公务员等阶层的性格加以深入的分析,建议执政当局不要忽视最有潜力的人力资源,应迎合并运用这些人来从事社会建设。此文实际上想表达台湾中产阶级参政议政的心愿,也因此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蒋经国曾推荐党团干部都要详加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