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缘何武昌称“首义”?--国家年鉴(2)
“首义”的领导
诚然,对武昌[WuChang]首义一举成功,也有人认为是侥幸取胜。其理由是发难时间的偶然性,清廷湖北当局没有进行有效的抵抗。就连孙中山一度也持此种观点。有人甚至说是孙中山或同盟会领导的武昌[WuChang]首义。
在笔者看来,武昌[WuChang]首义是湖北革命[GeMing]的必然结果。辛亥武昌[WuChang]首义不仅有坚实的革命[GeMing]组织,持续的革命[GeMing]运动与完备的起义[QiYi]计划,而且在军队、学校与会党中有普遍的群众基础。早在1903年,吴禄贞就在武昌[WuChang]建立了第一个革命[GeMing]团体——花园山聚会,继而有以吕大森为所长的科学补习所、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直至担任发动武装起义[QiYi]的两大革命[GeMing]团体文学社与共进会,历经多次失败才成功。起义[QiYi]司令部在1911年9月24日就已经确定了举义日期,只是10月9日发生了孙武炸弹爆炸意外事件而改期。在进攻督署过程中,民军遭到了清军的负隅顽抗,历时8小时后才以血的代价得手。
其次,武昌[WuChang]起义[QiYi]的发动者是共进会与文学社,并非同盟会或1911年7月成立的同盟会中部总会。尽管共进会、文学社,与同盟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宗旨、目标大体一致,都视孙中山为精神领袖。但共进会与文学社是两个独立的革命[GeMing]团体,有自己独立的组织、领袖与旗帜等,与同盟会只是合作关系,但不存在隶属关系。这也就是说,同盟会同共进会与文学社的关系,如同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类似,或者说就像当今台湾的中国国民党同亲民党、新党的关系一样。
不仅如此,同盟会及其领导人,对文学社与共进会,乃至湖北革命[GeMing]不甚了解。当时曾经闹了一个笑话。那是辛亥年春,同盟会员谭人凤带着1000元革命[GeMing]经费考察湖北,他按照事先黄兴交待,湖北革命[GeMing]是同盟会员居正负责,就给了居正800元。接下来,通过接触共进会后,方知孙武是领导人,无奈就将仅剩的200元交给了孙武(柯文翔,《谭人凤》)。当他见文学社社长蒋翊武其貌不扬时,不仅分文未给,甚至不想再见。殊不知,蒋翊武实际领导着3000人的军队革命[GeMing]同志。而且同盟会多数领导人主张在南方及其边疆举事,只有同盟会中部总会诸君主张在长江中下游举义。在酝酿武昌[WuChang]起义[QiYi]时,同盟会中部总会只是配角,发动时没人参加,直至成功后,同盟会的主要领导才纷纷赶到湖北共襄盛举。至于孙中山,当时人在国外,而首义后武汉的《大汉报》与《中华民国公报》上的“孙中山告同胞书”,都是革命[GeMing]报人胡石庵、蔡良村等人杜撰的。故我以为,要尊重历史事实,不应张冠李戴,将武昌[WuChang]首义说成是孙中山领导或发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