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权力纷争:高岗欲借毛泽东之手扳倒刘少奇和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3)
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过程中,“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观点遭到了毛泽东[MaoZeDong]的严厉批评。并且,随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出台,向私有制、向富农经济、向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攻号角已经吹响,高岗以为时机已到。而且,高岗认为他在这一系列问题[WenTi]上同毛泽东[MaoZeDong]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因此,向刘少奇[LiuShaoQi]发难,搞小动作,就自然而然了。
刘少奇[LiuShaoQi]以前对东北局的批评,被“聪明”的高岗掩盖在比如天津讲话、山西批示等问题[WenTi]下,作为向刘少奇[LiuShaoQi]进攻的炮弹,好像是一场大战役的总攻。
而毛泽东[MaoZeDong]刚刚对新税制的批评和对政务院机构的调整,高岗认为毛泽东[MaoZeDong]明显是对现在的领导工作不满意,而对他高岗委以重任,使他的政治野心快速地极度膨胀。因此,在不久召开的财经工作会议[HuiYi]上,高岗向刘少奇[LiuShaoQi]、周恩来发动了“攻击”,企图“取而代之”。
毛泽东[MaoZeDong]对新税制的批评,提到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的高度,很明显,是要进一步对此进行纠正。当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薄一波,主持了新税制的制定,就免不了受到批评。
1953年6月14日至8月1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财经工作会议[HuiYi],着重讨论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问题[WenTi]和中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问题[WenTi]。
这次会议[HuiYi],最初的安排是按照中财委的例行会议[HuiYi]进行准备的,后来改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实际上就变成了中央召开的全党性质的重要会议[HuiYi]。
5月6日,毛泽东[MaoZeDong]就全国财经会议[HuiYi]的议题和准备工作问题[WenTi]给陈云、薄一波、李富春写信,提出了需要讨论的问题[WenTi]是:预算、增薪、县区乡财政统一、地方财政和大城市财政、税收、五年计划、军费等问题[WenTi]。
讨论和批评新税制,实际上就成了会议[HuiYi]的中心问题[WenTi]。会议[HuiYi]进行时,许多人对新税制提出了批评意见。高岗认为这同他预想的向刘少奇[LiuShaoQi]、周恩来进攻的时机和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就马上活跃起来,鼓动一些人在会议[HuiYi]上“放炮”。
毛泽东[MaoZeDong]得知这一情况后,就让薄一波在会议[HuiYi]上作出公开检讨,将问题[WenTi]摆到桌面上来说。周恩来就此给薄一波写信说了毛泽东[MaoZeDong]的指示:“领导小组会议[HuiYi]应该扩大举行,使各方面有关同志都能听到你的发言,同时要展开桌面上的斗争,解决问题[WenTi],不要采取庸俗态度,当面不说背后说,不直说而绕弯子说,不指名说而暗示说,都是不对的。各方面的批评既然集中在财委的领导和你,你应该更深一层进行检讨自己,从思想、政策、组织和作风上说明问题[WenTi],并把问题[WenTi]提出来,以便公开讨论。”
7月13日,会议[HuiYi]领导小组举行扩大会议[HuiYi],有131人参加,由薄一波作第一次检讨。此后,会议[HuiYi]转了向,中心转向对薄一波的批评,而且都是以扩大的领导小组会议[HuiYi]方式进行的。
薄一波回忆说:
7月13日下午,在扩大的第十五次领导小组会议[HuiYi]上,我按照信的要求作了第一次检讨。会议[HuiYi]气氛立刻变得紧张起来,我也就成为“桌面上斗争”的集中目标。从7月14日起到7月25日之间,连续召开了八次扩大领导小组会议[HuiYi],对我进行批评。
我都努力从思想深处去挖掘自己的错误,但在当时的会议[HuiYi]气氛下,还是过不了关。这次长达两个月之久的会议[HuiYi],既没有实现毛主席关于讨论总路线的意图,也没有认真讨论五年计划、财政问题[WenTi]和民族资产阶级问题[WenTi],也就是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当时在思想上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会议[HuiYi]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几个月后,真相大白了。原来是高岗、饶漱石在会上的串联造成的。
会议[HuiYi]期间,高岗的确是上蹿下跳,到处找“同盟军”,企图合众人之力,将薄一波批倒,从而达到攻击刘少奇[LiuShaoQi]的目的。高岗在小组会议[HuiYi]上和会后的私下谈话中,多次“鼓动”别人向薄一波“放炮”,给会议[HuiYi]升温。财经会议[HuiYi]刚进行过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HuiYi]后,高岗就请陶铸到家里吃饭,并在饭桌上对陶铸说:这次会议[HuiYi]的方针就是要重重地整一下薄一波,“希望大家能勇敢发言”。高岗要陶铸放头炮。陶铸当即拒绝了。
不仅如此,高岗、饶漱石借机明着暗着煽风点火,攻击刘少奇[LiuShaoQi]、周恩来。他利用党批评财经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的机会,借着财经会议[HuiYi]批评薄一波的机会,攻击刘少奇[LiuShaoQi],采取“批薄射刘”的办法,明批薄一波,暗攻刘少奇[LiuShaoQi]。
薄一波后来说高岗“在批判我的发言中,无限上纲,什么‘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投机取巧’,什么‘品质不良’等大帽子不断向我扣来。他这样做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批薄’是为了‘射刘’,为了进而达到推倒少奇同志的目的”。
高岗曾经对人说:“我在全国财经会议[HuiYi]上不讲话则已,要讲就要挖少奇的老底。”为达到这一目的,高岗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刘少奇[LiuShaoQi]的一些言论统统算到薄一波的账上进行批判。
高岗所抓住的“小辫子”就是:刘少奇[LiuShaoQi]1949年天津讲话时的一些观点,1950年对东北富农党员问题[WenTi]的谈话,1951年7月对山西互助合作的批语等等。
了解情况的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观点都是刘少奇[LiuShaoQi]的,被高岗强加到薄一波头上进行批判。其居心,一望即穿。这一点,高岗在1954年4月29日写的《我的反省》中作了交代:他的发言“除批评薄一波同志外,还有指桑骂槐说少奇同志的意思”。
薄一波对高岗等人的意图当然有所察觉。他后来回忆说:
由于高、饶的干扰,会议[HuiYi]后期走偏了方向,与毛主席的原意大相径庭。毛主席希望早点结束会议[HuiYi],要周总理尽快做结论。但是,会上批评我的调子一直居高不下。我既然已意识到高、饶绝不仅仅是攻击我,而是进而攻击刘、周,为了不使事态扩大到中央领导核心,我决定再不多说一句话。当时会上要我作第三次检讨,我拒绝了。周总理把我的态度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说:薄一波同志可以不检讨了。
如此,周恩来表示难对会议[HuiYi]作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