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蒋介石如何思考“中国之命运”--中国年鉴网

  

  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为蒋写作《中国[ZhongGuo]之命运》提供了政治基础。蒋著的主题是,围绕不平等条约的产生与废除的历史过程展开叙述,集中提出并回答一个问题[WenTi]:哪个党能够救中国[ZhongGuo]。而蒋著所面向的主要读者群,则是广大的中国[ZhongGuo]青年。那么,蒋著的这一主题与对象又是怎样确定的呢?就其直接原因而论,同蒋与林彪的一次谈话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这是一个从未有人提出过的问题[WenTi]。

  1942年10月,奉延安之命,林彪作为中共代表赴渝谈判。10月13日,蒋在官邸约见林,从谈话记录看,主要是林说蒋听。林彪谈话以坚持国共合作为主题,既然谈合作,必然强调合作的基础,为此,林之谈话尽可能地淡化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找出两党的共同点。

  林彪主要就两个问题[WenTi]作了解释。关于两党的政治学说,林这样解释:“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实具有共同之理想,所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即此两主义根本一致之观点。”关于两党政治上的共同点,林这样说:“我党共产主义之目的,在救中国[ZhongGuo],与三民主义为救国主义,理论上毫无二致。”“我党名称虽为共产党,实际即为救国之党。”

  关于两党在救国问题[WenTi]上的一致性,是林彪重点强调的问题[WenTi]。林具体举例说明道:中共“现在老辈同志亦如国民党[GuoMinDang]之诸先进大抵为辛亥革命之参加者,而后一辈之青年同志,当初亦皆首先加入国民党[GuoMinDang],后来始转入共产党。我个人即属如此,当时乃完全激于救国之热忱,本于救国之一念,故投身黄埔,加入国民党[GuoMinDang],至今在我脑海中所留最深刻的印象,厥为校长当日之训诲。但以后因认识共产党为救国的,始加入共产党”。这段话的意思是,由于两党在救国问题[WenTi]上是一致的,因此两党在历史上曾同为一体。

  林之话题既然由国民党[GuoMinDang]说到共产党,接下来,他对共产党这样解释:“可以说凡属中共党员,皆未读过很多之共产主义书籍,只以目击当时帝国主义所施于中国[ZhongGuo]之侵略压迫,如划设租界,实行领事裁判权,夺取我内河航行权等种种不当中国[ZhongGuo]人为人,不当中国[ZhongGuo]为国家之事实,大家激于义愤,心切雪耻救国,故相率入党。即现在许多青年学生之要求加入共产党,其根本动机,亦复如是。”林彪的结论是:“即令将来中共要实行无产阶级革命,亦必须经过救国的阶段。则至少此一阶段中之中国[ZhongGuo]共产党在中国[ZhongGuo]民族革命运动中无异于中国[ZhongGuo]国民党[GuoMinDang]之一部分。”以上所引林彪谈话,见《蒋委员长召见一一五师师长林彪谈话纪录》,1942年10月13日。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5编(4),(台北)中国[ZhongGuo]国民党[GuoMinDang]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5年版,238—240页。

  林彪关于共产党即救国党等论述,其本意是淡化两党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说明两党是有合作基础的。其中,关于广大青年并非因共产主义学说而是出于救国热忱而加入共产党的论述,关于他本人因认识共产党为救国的,故由国民党[GuoMinDang]转入共产党的论述,其本意也是要说明这种选择并不包括意识形态。问题[WenTi]在于,林彪的这一表述方式等于向蒋提出一个问题[WenTi]:在救国问题[WenTi]上,国民党[GuoMinDang]不如共产党。因此,在广大青年当中,国民党[GuoMinDang]的吸引力不如共产党。

  当林彪向蒋提出此一问题[WenTi]之际,恰逢英美宣布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并且平等新约的谈判即将开始。这就是说,林彪关于租界、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运权等不把中国[ZhongGuo]人当人、不把中国[ZhongGuo]当国家的问题[WenTi],已经或即将由国民党[GuoMinDang]解决。这个正在启动的政治进程将为蒋提供一笔足够的政治资本,使他能够底气十足地回答林彪所提问题[WenTi],并且借此举起反帝救国的旗帜,从而将广大青年吸引到国民党[GuoMinDang]周围。

  陈布雷是蒋著执笔者之一。由于蒋著涉及大量中英问题[WenTi],为此,陈于蒋著出版之前,特地征求因参加中英新约谈判而滞留重庆的驻英大使顾维钧的意见。顾维钧记载:“陈布雷向我解释了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他说,委员长注意到近年来中国[ZhongGuo]的青年人参加共产党的问题[WenTi]。他感觉,他们之所以被共产主义学说所吸引,只不过是因他们误解了作为国民党[GuoMinDang]基本政策的所谓三民主义的含义。中国[ZhongGuo]青年似乎认为,三民主义不足以有效地反对和战胜帝国主义。因此,他们当中很多人跑去参加了共产党。”

  接下来,陈布雷就上述背景具体举例作进一步介绍:“他引证了曾经是委员长得意门生林彪的情况。林彪曾对委员长说,他参加共产党是因为他对国民党[GuoMinDang]极为失望。他极愿为中国[ZhongGuo]的富强而效力;为达此目的,就必须打倒在中国[ZhongGuo]的帝国主义。他觉得国民党[GuoMinDang]的政治哲学,由于其固有的妥协精神,是不适当而且不起作用的。”本段及上段引文,见《顾维钧回忆录》,第5分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208页。陈布雷所以向顾介绍蒋著的写作背景,意思是蒋著并非针对英国而作,因此英方不必介意。另外,陶希圣亦为蒋著执笔者之一。前引林彪谈话记录显然经过整理,陈布雷所言可视为林彪谈话的补充。

  可以肯定,蒋著的写作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不过,陈布雷以林与蒋的谈话为例,以此作为蒋著的写作背景来介绍,表明林彪谈话至少是促动蒋执笔的动因之一。从蒋著的核心内容来看,正是在回答林彪所提问题[WenTi]:哪个党才能救中国[ZhongGuo]。而蒋著力求解决的问题[WenTi]同样出自林彪所提,此即与中共展开政治争夺,将广大青年吸引到国民党[GuoMinDang]一边。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