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1963年周恩来:15年内动员城市知青下乡--国家史册
本文摘自:《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主编:侯隽,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安置城市青年原本寄希望于国营农场,但农场能容纳的劳动力有限,而且国家财政的负担也重。实际上,一些地方早已开辟了下乡插队的新渠道。早在1957年,天津市就组织了7800多名城市中小学毕业生到郊区县农业社插队。还有吉林、辽宁、四川、云南、广东、福建、浙江的一些县,也组织了城市青年下乡插队。他们大部分人思想稳定,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特别是嘉兴,由于浙江省委将该县的经验批转给全省各地县,同时也上报了党中央,致使嘉兴县动员城镇人口下乡插队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
为了总结经验,寻求更好的安置办法,进一步做好下乡上山工作,1963年6月29日至7月10日,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召开各大城市精减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会议。这次会议是围绕能不能插队和如何搞好插队这个中心议题进行的。周恩来总理听取了汇报,并就调整安置方向和改变工作重点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总理说:插队本来是小平同志提议的,我赞成。嘉兴的生产队能安置,为什么其他地方不能这样干呢?侯隽在北京住家,是个“书香门第”,有条件在城市上学,但决心下乡搞农业。苏州市能动员人下乡,别的城市更可以。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一号召,就会到处有人响应。15年内把我们的生产队办好,每个队只要安置两个劳动力,好的队还可以多安置几个。而且这种安置法给农业生产带去了文化。要把城里人下乡参加农业生产造成一种社会风气。
周总理在7月9日的会议上着重指出,今后15年内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城乡结合、移风易俗的一件大事。要求各大区和各省、市、自治区都要作长远打算,编制15年安置计划。今后安置的主要方向是插入人民公社生产队,其次是插入国营农、林、牧、渔场,再次是扩建、新建国营农、林、牧、渔场。要抓紧督促各地把安置工作的重点转到插队上来,把青年自动下乡插队作为主要方向来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