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土改风暴:农民为保田参军 蒋家王朝覆灭(组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4)
中共中央工作[GongZuo]委员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的全国土地[TuDi]会议[HuiYi]会场
两个会议[HuiYi]
1947年5月,周立波接到中共松江省委的指示,被调到省委宣传部编辑《松江农民[NongMin]报》。虽然离开了轰轰烈烈的土改一线,但他始终回味着在元宝[YuanBao]屯所经历的斗争生活。“要创作一部反映土地[TuDi]改革的长篇小说”这个[ZheGe]想法得到了省委的支持。
花了50多天的时间,周立波写出了《暴风骤雨》第一部的初稿。这时,他感觉到素材缺乏,对一些人物和生活细节了解得不深不透。于是,从1947年7月到1948年上半年,周立波一有空就去乡下参加土改,先后去过周家岗、拉林、苇河和呼兰县,继续深入生活,挖掘素材。
在这段时间里,土地[TuDi]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周立波的这些经历,都被他写进了《暴风骤雨》的第二部。
在第一部中,主要写1946年中共中央发布“五四指示”之后到1947年9月,土改初期工作[GongZuo]队发动农民[NongMin],反奸除恶的斗争故事。而小说的第二部描写的是土地[TuDi]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萧祥再次率领工作[GongZuo]队进驻元茂屯,保证农民[NongMin]“耕者有其田”,土地[TuDi]真正还家。
在小说第二部的一开头,萧队长刚回到元茂屯的第一个晚上,有着这样的描写:
赶落黑前,他带领新的工作[GongZuo]队,坐着大车,冲风冒雪赶了五十里。现在,他掏出怀表来一瞅,十二点过了。他脱了靰鞡,解开棉袄,正要上炕,右手碰着衣兜里的文件,他掏出来放到桌子上,这是《中国土地[TuDi]法大纲》。
这部《大纲》诞生于1947年9月,美国作家韩丁曾把它同美国的《解放黑奴宣言》相比。他写道:“新发布的《土地[TuDi]法大纲》在1946年至1950年中国内战期间的作用,恰如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在1861年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五四指示”颁布后,土改运动大面积地在解放区铺开。在战争间隙,刘少奇在晋绥边区停留了20多天,对土地[TuDi]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刘少奇了解到,晋绥边区虽然有些地方农民[NongMin]已分得若干土地[TuDi],有些地主被斗争,有些地方也正在进行工作[GongZuo],但群众运动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晋绥六地委又向他报告说:全地区5个县共1500多个村,已有900多个村的群众被发动起来,200多个村的农民[NongMin]已分得土地[TuDi]。但这200多个村分散在5个县,不成一片。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县已经像样地解决了土地[TuDi]问题。所以,完成了土改的村子也像海中孤岛一样,只要工作[GongZuo]团一走,群众的胜利既无保障,工作[GongZuo]又可能塌台。
了解情况后,刘少奇给晋绥边区领导人写了一封信,认为“没有一个有系统的普遍的彻底的群众运动,是不能普遍彻底解决土地[TuDi]问题的”。
1947年1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在这年5月4日召集全国土地[TuDi]会议[HuiYi],讨论和解决土改中的各种问题。1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各区党委,要求他们[TaMen]各派一名代表,在5月4日前赶到延安。
但是,到了3月13日,风云突变。
胡宗南指挥15个旅14万大军,向延安大举进攻。刘少奇率领一部分中央机关工作[GongZuo]人员先行离开延安。3月18日黄昏,毛泽东、周恩来等也撤离延安。
时局波荡之际,中共中央仍在惦记着筹备中的土地[TuDi]会议[HuiYi]。撤离延安当天,中央随即电告各地:“延安情况紧急,五四土地[TuDi]会议[HuiYi]之地点及日期,恐须看以后情况之发展再行决定。望各地出席会议[HuiYi]代表暂时在原地待命,待中央通知后再起身,但东北[DongBei]代表应即起身到山东或晋察冀待命。”
3月26日,毛泽东、刘少奇在陕北清涧县北部枣林沟会合,并于当晚召开中共中央会议[HuiYi],决定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甘宁地区,刘少奇、朱德等则渡过黄河,几经辗转驻扎西柏坡。
推迟了四个月后,7月17日,西柏坡村西头的打麦场里搭起了一个帆布大棚,刘少奇站在讲台上主持中共中央工委召开的全国土地[TuDi]会议[HuiYi],出席会议[HuiYi]的晋察冀、察哈尔、太行、晋冀鲁豫、冀热辽、晋绥、山东、陕甘宁、东北[DongBei]等解放区的代表110余人。
四天后,中共中央在陕北的靖边县小河村召开了扩大会议[HuiYi]。这次会议[HuiYi]此后在党史上被称为“小河会议[HuiYi]”,出席会议[HuiYi]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杨尚昆、彭德怀、习仲勋、马明方、贾拓夫、张宗逊、王震、贺龙、张经武、陈赓,以及胡乔木、王铮等。
值得寻味的是,在这一周之内召开的两次会议[HuiYi],不约而同地对我党下一步的工作[GongZuo]方向做出了相同的判断。而事实证明,两边的会议[HuiYi]主持者之间并没有事先沟通,起到信息传递最关键作用的是新华社的一篇社论。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