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1951,生死行军--国家史册(3)

  

  看到噶大克

  1951年6月6日,先遣连及后续部队自扎麻芒堡再次出发。根据藏民提供的信息,部队首先向位于改则南的普兰进发,然后向西转进,前往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噶大克。

  6月中旬,部队开始翻越冈底斯山。《进军路线沿途调查材料》记录说,此前他们已经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行进了100多公里。

  他们经过的东君拉达坂,按照今天的地图就是西藏神山之首冈仁波齐。“此山为峻峰耸崖直立,坡度极陡,上下约十里长。山顶海拔7625英尺,上面气候恶劣,空气稀薄,缺少氧气。到此呼吸感到特别困难,气都喘不过来,人们均感头晕眼花,心中发吐,四肢无力。尤其山顶吹风天冷,睁不开眼睛,冻得人马直打哆嗦。”藏民经过此地时,都把一块干牛粪顶在头上,作为对牛神的祈祷,保佑可以安全度过。

  “登越此山时,不要过急,必须慢爬几步,休息一下。待换过气后再行前进,否则一口气很不容易上到山顶,就是勉强上去,必然疲困,心跳头晕倒地难过。”

  无论是先遣连还是后续部队,在翻越东君拉达坂都付出了代价。上山时,他们用镐在冰川上砸出台阶,并且铺上毡子防止打滑。这耗尽了所有人的体力,不断有人昏迷。等到他们终于下山到海拔5900多米的哑拉过达坂时,有的战士倒地就再没有起来。

  寒冷使死去的战士迅速僵硬,就好像红军在雪山上的遭遇一样,看起来像陷入深深的睡眠。

  在山脚下的巴格海子,部队埋葬了翻越冈仁波齐和在此休整时牺牲的大约10名战士。到这时,继续行军的先遣连成员再次精疲力竭,大多数人不得不把自己绑在马匹上,以免因体力不济摔落下来。

  在李子祥的记忆中,甘肃武山人张佛成是最后一个在行军途中牺牲的先遣连战士。他没有妻儿。一直到2010年,他的侄子才了解到这个失踪60年亲人的去向。

  6月29日,先遣连进入普兰宗,即今天的普兰县城。

  进抵位于中国最西南部的县城普兰,成为整个远征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普兰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它扼守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19世纪中期,依附于英国的廓尔喀就是从这里入侵西藏。

  事实上,正是在先遣连到达后,中央政权管辖的军队才第一次在这条边界上进行驻防。受到西方势力策动的南部国家也终止了持续100多年的北侵行动。

  1951年8月3日,先遣连及先遣支队进抵噶大克。曾自修回忆说,他们行进至一个坡顶时,终于看到噶大克。那时已经是下午,远远望去小城只有十几座石头房子,百十人的身影。

  他环顾左右,看见那些疲惫的战友们,并没有人掉下一滴眼泪。

  最后的先遣连战士

  远征结束后,曾自修、王惠志等人被送回喀什的军队医院。曾自修回忆说,虽然受到了精心治疗,但仍有筋疲力尽的战友在医院中去世。

  然而,这时发生了所谓“叛国集团”案。

  1951年解放军开始在阿里边境地区执勤后,境外广播称,有共产党军队因不忍艰苦投敌。

  阿里军分区战史这样记载说:在阿里开展“三反”运动的工作组抱着“抓典型”、“打老虎”的报功心态,随意将“三反运动”扩大化,捏造先遣连内部有叛国分子,无端炮制先遣连连长曹海林等7人为“叛国集团”。后经上级审查,所谓“叛国集团”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未有定性。

  “此‘叛国集团’案,是阿里部队发展史上极其沉重的一页,同时,对取得极大荣誉的‘进藏英雄先遣连’官兵来说,这段苦痛的却是精神、意志和心灵上的一次洗礼。”

  曹海林退伍后一直在阿克苏的生产建设兵团生活。30多年后,他对一位作家提及这段经历时说:“当娘的有时不也会错怪自己的儿子吗?”这位国民党起义军官在上世纪90年代去世。

  王惠志在喀什的一家印刷厂工作到80年代,然后回到临潼、他妻子的家乡。如今,80岁的他和女儿、女婿一家住在一起。虽然有退休金作为保障,但由于住房紧张,他每天就睡在客厅的一张单人床上。这些天,他正准备申请廉租房。

  曾自修和乔德禄都很满足在张掖的生活。当然,这是按照中国西北地区小城市的生活标准。乔德禄在新疆的部队工作到60年代,受到冲击转业到甘南老家。他虽然已经听不见声音,但是拿着烈士名单时,仍然会喃喃地讲起熟悉的某个人。

  曾自修身体恢复后回到了普兰边防。他后来参与了60年代的边境战争,捍卫这条战友用生命抵达的界线。曾自修的一生都与高原为伴:回到内地后和乔德禄都在甘肃海拔3000多米的农场又工作了十几年。

  在新疆玛纳斯生活着副班长魏清文。他1952年退伍回到老家玛纳斯,当过乡党委书记。退休后享受副处级待遇。在脑子不糊涂的时候,他经常向家人提起的仍是在阿里的经历。

  85岁的王兴才生活在喀什,他在生产建设兵团以一个普通转业战士的身份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由于以先遣连为前身的部队目前就驻扎在这里,他后来经常受到邀请去做报告。不过,最近几年由于身体快速衰老,他也已经很难清晰地讲述当年的远征。

  在巴音格勒蒙古族自治州的和静县,85岁的巴力登由于白内障和老年性耳聋,已无法对话。他像一个普通退伍战士一样,在家乡当过乡村干部,离休前是公社副书记。

  和静县党史办离休干部周西萍说,和静有17名蒙古族战士加入先遣连,最后只有5人回到家乡。他们都属于土尔扈特,这个生而为远征的部落。

  指导员李子祥,在50年代受到冲击回到山西运城老家,也当过乡村干部,80年代平反。他有个孙子目前在阿里服役,那个他一生难忘的地方。

  副连长彭清云,在加入先遣连之前已是特级战斗英雄。他和曾自修一样在普兰服役,高原曾使他随军的妻子流产。此后,他在北疆的一个兵站度过了十几年光阴,直到一位留宿在此的军区领导经过时偶然了解他的经历,才得以调动。

  不过,当本刊记者在新疆军区总医院拜访他时,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侦察员已经卧床4年,无法谈话了。

  这些人,无论他从哪里来,在结束了史诗般的远征之后,大多像那个年代的普通战士一样回到了自己平凡的家庭里。那里有他们挚爱的父母、妻子、儿女和兄弟。

  扎麻芒堡、噶大克、雪山、圣湖,也经常在他们的眼前浮现。当然,还有那些永远驻守在阿里的战友们。(山旭)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