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财经 >
辩证看待国外评级机构言论--中国年鉴
穆迪、标准普尔与惠誉,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评级[PingJi]机构,其观点往往会引来媒体与分析师的热议,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情绪。近年来,随着中国[ZhongGuo]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三大评级[PingJi]机构加强了对中国[ZhongGuo]的关注,而对中国[ZhongGuo]银行(601988,股吧)业的关注又首当其冲。2010年初至今,三家评级[PingJi]机构对中国[ZhongGuo]银行业的态度一直存在明显分歧:穆迪与标准普尔对中国[ZhongGuo]银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而惠誉则持相反观点。2010年6月,惠誉公司将中国[ZhongGuo]与越南一起归入MPI-3(即银行体系面临最高风险国家)行列,认为中国[ZhongGuo]将会爆发由银行坏账导致的银行业危机[WeiJi]。今年4月14日,惠誉将中国[ZhongGuo]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PingJi]展望由稳定调低至负面,并认为危机[WeiJi]可能于3年内爆发。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对此,我们要辩证看待。当然,我们也要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尽早将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风险解决于萌芽之中。
历史推测未来的简单模式一再失误却一再应用
评级[PingJi]公司利用历史违约率预测未来的违约率的评级[PingJi]模式,在经济单边运行且未发生转折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很高的命中率。在2007年之前的美国住房抵押债券市场中,商品房价格呈现单边上扬态势,因此以商品房为标的的债券以及经过层层打包的次级债券,具有很低的违约率。在被评级[PingJi]公司评为投资级之后,其风险被进一步隐藏起来。危机[WeiJi]爆发后,经过评级[PingJi]公司大面积的“雪上加霜”的评级[PingJi]下调行为之后,曾经的投资级债券一夜之间变成了垃圾债券,整个信用体系都随之瓦解。由此可见,在对历史数据的运用过程中,一旦忽略某些主要变量或进行某些想当然的错误假设,就会得出错误的评级[PingJi]结果。
惠誉公司通过对过去近40次银行危机[WeiJi]的统计分析,经过单一且程式化的套用,将中国[ZhongGuo]列入MPI-3国家行列,显然是不够科学和审慎的。而其“60%被列入MPI-3的国家在未来3年内均会发生银行危机[WeiJi]”这种草率结论则显得更为荒谬。一方面,发生危机[WeiJi]的国家与中国[ZhongGuo]并不具有可比性,冰岛、爱尔兰等小型经济体的经济模式与中国[ZhongGuo]完全不同。危机[WeiJi]爆发前,冰岛的支柱产业已经由渔业过渡为金融业,杠杆率极高,依靠金融业过度扩张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其抗风险能力极差。冰岛2008年政府赤字约为19亿美元,占冰岛GDP的14.3%。爱尔兰在危机[WeiJi]爆发之前,其财政赤字已经占到GDP的12%,危机[WeiJi]爆发后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2%。相对于这些国家,中国[ZhongGuo]目前的财政赤字尚不及GDP的3%。2011年,我国政府力争将赤字降低到2%。健康运行的财政状况将大大增强中国[ZhongGuo]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推断并不符合统计规律。我们姑且不去质疑其60%比例的计算过程是否科学,通过历史事实中的有限样本得出的比例只能是一个静态数字,这个比例不能作为一个预测未来的概率值。
事实也表明,惠誉公司对于大型经济体的预测屡屡失败。在最近3年间,惠誉曾将法国、巴西等国列入MPI-3国家行列,但最终这些国家并没有爆发危机[WeiJi]。事实上,惠誉对于小型经济体的预测也不准确,新西兰、丹麦等曾被列入MPI-3国家,也并未爆发银行危机[WeiJi]。
评级[PingJi]公司对中国[ZhongGuo]缺乏足够了解,有时全凭主观臆断
对于中国[ZhongGuo]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评级[PingJi]公司的确做了一番研究。然而,惠誉评级[PingJi]将问题过分放大,把成长中的问题夸大成了能够导致夭折的大灾难。信贷投放过快、信贷结构失衡、资产泡沫积聚,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于一个纯粹的放任型市场经济体中,的确能够酿成灾难。但中国[ZhongGuo]的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这些宏观经济金融领域的不合理现象并非长期存在。在中国[ZhongGuo]经济数十年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涌现,最后都得到化解。目前的问题仅是阶段性的,不会长期肆虐。其次,中国[ZhongGuo]经济的良性增长会化解或吸收大部分可能出现的坏账,因而这些坏账最终不会以危机[WeiJi]的形式出现。最后,惠誉对中国[ZhongGuo]经济的特殊性理解不够深刻。在有中国[ZhongGuo]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内,我国政府作为经济中的高效参与者,其调控市场的主动性、灵活性优于任何西方国家。我国财政赤字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国家,政府掌握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优势都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因此,片面地盯住现阶段的信贷问题而看空中国[ZhongGuo]的言论缺乏科学性。
此外,来自惠誉评级[PingJi]公司的一些并非由其所谓模型得出的结论,例如中资银行信贷高风险、缺乏完整经济周期运营经验、银行总行政策未在经营实践中被支行全面贯彻、银行业的运营指标与全球同业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等,亦站不住脚。中国[ZhongGuo]经济与银行业具有不同于别国的独特运行模式,但这不会是导致危机[WeiJi]的原因。监管部门的政策措施、银行内部的经营模式调整等均体现出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中国[ZhongGuo]政府与金融当局现阶段的主动调整与积极回应不是危机[WeiJi]的征兆,而是通过审慎的、低成本的政策调控,化解银行业与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违背经济规律或创造新的经济规律。
评级[PingJi]机构并非独具慧眼
三大评级[PingJi]公司在评级[PingJi]市场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各类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也会下意识地参考它们的评级[PingJi]和意见。在危机[WeiJi]爆发前,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两个专业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优先股和债券的评级[PingJi]均是投资级中的高级别,在次贷危机[WeiJi]爆发初期,两房债券开始出现坏账的苗头,其评级[PingJi]被迅速下调至投资级中的低级别,而后又调至投机级。但此时评级[PingJi]的作用对投资者毫无积极作用,却推波助澜了整个危机[WeiJi]的发展。危机[WeiJi]初期,三大评级[PingJi]公司迅速下调对各大金融机构的评级[PingJi],将危机[WeiJi]中的金融市场进一步推向水深火热之中,其负面作用至今仍被监管层与投资者广为诟病。危机[WeiJi]过后,评级[PingJi]机构更加强调定性分析的作用,试图减少对模型的依赖,但目前无法证明它们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如果说评级[PingJi]变动总是危机[WeiJi]爆发之后的“事后诸葛亮”,那么对危机[WeiJi]的预言更像是科学外衣下的占卜术,仅仅是听起来很诱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