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财经 >

强化防范金融道德风险的制度设计--中国年鉴网

  

  每一次金融[JinRong]危机都是一场灾难,都会对我们的经济、金融[JinRong]以及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一次金融[JinRong]危机也是一笔财富,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反思,深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推动新的变革。这次金融[JinRong]危机同样如此。我们对金融[JinRong]创新、金融[JinRong]风险[FengXian]、金融[JinRong]安全的认识因这场危机而进一步深化,金融[JinRong]理论和实践都处在深刻而深远的变革之中。

  危机使我们更加重视金融[JinRong]风险[FengXian]的防范。当谈到金融[JinRong]风险[FengXian]时,大家更容易想到在监管和风险[FengXian]管理中经常提到的信用风险[FengXian]、流动性风险[FengXian]、市场风险[FengXian],或者是法律风险[FengXian]、战略风险[FengXian]、声誉风险[FengXian]等等,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也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另外一种特殊的金融[JinRong]风险[FengXian],那就是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这种特殊金融[JinRong]风险[FengXian]的危害更大,影响更深远,甚至成为其他金融[JinRong]风险[FengXian]及金融[JinRong]系统性风险[FengXian]的重要根源。因此,我们必须在进一步澄清认识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有效控制和防范。

  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及其危害

  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是权利与责任失衡,收益与风险[FengXian]失衡,受益与损失失衡,以及激励与惩罚失衡的必然结果。这四个严重失衡扭曲人的心理和行为,诱使人们无约束地冒险和投机。

  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危害之一,它鼓励冒险,鼓励投机,诱使人们追逐短期利益。股东追求高分红,高管追求高薪酬,却不承担冒险和投机失败的责任、风险[FengXian]和损失,造成无人关心金融[JinRong]机构的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冒险和投机的盛行及繁衍不断推动金融[JinRong]泡沫的非理性膨胀,其最终的破灭将严重侵害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利益,危及整个金融[JinRong]体系的安全。

  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危害之二,它促使金融[JinRong]机构竞相降低贷款标准,偏离审慎经营原则。危机前,以分散风险[FengXian]和管理风险[FengXian]为名的过度金融[JinRong]创新带来了高杠杆经营模式和过度的证券化,实际上导致了金融[JinRong]风险[FengXian]的累积,催生了严重的金融[JinRong]泡沫。证券化导致美国住房金融[JinRong]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由贷款机构“发起-持有”模式转变为“发起-分销”模式,由于贷款发放机构并不持有这些期限很长的贷款组合,也不承担这些贷款的最后违约及损失风险[FengXian];而主导打包分销环节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化产品的最终持有者过度依赖贷款组合的分层设计、外部评级和抵押品的还款保证,也都没有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结果导致贷款发放环节的标准严重放松,是酿成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

  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危害之三,它弱化了股东、债权人、存款人、担保人、保险人等利益相关者对金融[JinRong]机构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操纵与控制。股东、债权人、存款人、担保人、保险人作为金融[JinRong]机构经营成败、受益与损失的重大利益相关者,本应是金融[JinRong]机构安全运营最主要的监督人。但正是由于四个严重失衡的存在,使得这些利益相关者成为一个只关注短期收益而忽视长期风险[FengXian]的利益共同体,没有形成对银行安全稳健经营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听任内部人的投机和冒险行为肆虐,这是金融[JinRong]泡沫形成和金融[JinRong]危机最终爆发的内在微观基础。

  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危害之四,它导致了市场纪律和外部监管的失效。如果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不承担经营失败的风险[FengXian]和损失,那么他们就不会真正关心金融[JinRong]机构的安全、稳健和可持续发展。金融[JinRong]机构经营失败的风险[FengXian]最后由政府和纳税人承担,这大大地削弱了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和纪律约束。而外部监管只有在金融[JinRong]机构的内部约束和市场纪律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才可能是有效的。

  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危害之五,它损害了审慎稳健经营的文化。银行经营安全第一,资金安全和流动性安全是银行的生命线,这应该是银行的良好文化。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理念就是先讲安全性和流动性,然后才是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是第一生命线”的理念本应贯穿整个银行的所有业务流程,成为每一位经营管理人员乃至普通员工的职业信条。而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的存在正在弱化甚至摧毁这种稳健经营的“保守”文化,替代它的则是只追求短期盈利的浮躁心态和冒险行为。

  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的上述危害助长或导致了金融[JinRong]系统性风险[FengXian]的积累,是引发金融[JinRong]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盛行的冒险和投机,竞相降低的贷款标准,浮躁的短视文化,以及软弱无力的内部制衡和市场约束,加上难有作为的外部监管,致使各类风险[FengXian]不断在金融[JinRong]体系内部累积,直到危机的爆发。然而,在金融[JinRong]危机应对过程中,政府的救助进一步助长了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各国政府为了防止危机的蔓延,为了舒缓危机所产生的重创,更是为了防止这场金融[JinRong]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普遍对面临困境的金融[JinRong]机构和金融[JinRong]市场进行了救助。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JinRong]机构,政府要么注资,要么对其债务进行全额担保,由此不仅带来危机后相关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FengXian],同时也形成了更为严重的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当危机来临时,是政府和纳税人,而不是那些曾经享受了金融[JinRong]繁荣的获益者们(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担保人、保险人及金融[JinRong]机构高管等)承担了冒险和投机失败的责任与损失,其中隐含的负面激励或许正在成为酝酿下一次危机的种子。所以金融[JinRong]改革必须正视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的严重危害,防患于未然。

  防范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的十项制度设计

  既然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对金融[JinRong]体系安全带来如此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在新一轮的金融[JinRong]改革中,就必须对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的防范和治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快相关制度设计,通过机制和制度变革根除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滋生的土壤。

  必须建立内部监督和制衡强有力的公司治理制度。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在内的基本治理架构,下一步的改革要进一步强化各治理主体的制约与制衡,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主体真正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确保银行处在安全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要进一步明确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董事会应对银行总体负责,包括审核监督银行战略、风险[FengXian]偏好、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的实施情况。要理顺董事会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一方面股东等利益相关者要有通畅的渠道(包括用手投票的遴选机制和用脚投票的市场约束)和强烈的动机(如后面讲到的损失分担机制)对董事会的履职进行监督和制约;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董事会要强化对高管层的约束和监督。首先,董事会应建立各类专门委员会,形成持续监督和科学决策机制;其次,要进一步提高独立董事的比重和作用,增强董事会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最后,还要建立科学明确的董事履职评价问责机制,使其权利与责任、激励与惩罚更加协调统一,真正能够代表各利益相关者尽职敬业地维护银行的长期利益。

  必须建立权利和责任、收益和风险[FengXian]相平衡的薪酬激励制度。金融[JinRong]危机前,很多金融[JinRong]机构都缺乏和风险[FengXian]紧密联系的薪酬激励,畸形扭曲的薪酬机制是产生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非常重要的来源,它使人们更多追逐短期利益,追求短期业绩、短期薪酬和短期奖金,而不顾未来的风险[FengXian]与损失,也不顾银行未来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畸形的薪酬制度是鼓励投机、鼓励冒险、鼓励过度创新和形成金融[JinRong]泡沫非常重要的源头,必须在新一轮改革中予以完善和纠正。首先,薪酬制度应建立在经风险[FengXian],特别是经长期风险[FengXian]调整后的收益指标体系基础之上,计量风险[FengXian]的模型方法应当更为审慎和保守,对于模型本身的风险[FengXian]也要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和更加合理的弥补安排。其次,鉴于风险[FengXian]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完全预计性,必须建立薪酬延期支付制度,将一定比例的薪酬延期到风险[FengXian]完全暴露后再支付,同时,延期支付的比例和期限安排应与风险[FengXian]暴露的时间和程度相匹配。最后,还要强化薪酬制度的监督机制,董事会应设立由独立董事牵头的薪酬委员会,审核并监督薪酬制度的设计和执行,除此之外,国际上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要求薪酬安排需要获得股东大会的同意。外部监管也应将薪酬纳入监管范畴,确保薪酬激励和未来的风险[FengXian]损失,以及未来的银行安全紧密联系。

  要科学设计和建立利益相关者收益共享、损失共担的制度。银行等金融[JinRong]机构在经营失败后,无法像普通企业那样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即先由普通股承担损失,然后是优先股、次级债权、普通债权等依次承担。由于“大而不倒”问题的存在,政府不能容忍金融[JinRong]机构进入破产清算阶段,通常在由持续经营阶段(Going Concern)转入无法持续经营阶段(Gone Concern)初期,即进行政府注资或采取其他救助手段。这样,银行经营失败的责任除股东承担外,就直接变成纳税人的损失,这既不合理,同时也弱化了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的监督。现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在设计方案,使银行的次级债权和长期债权持有人(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面临失败、需要补充资本的时候,将被强制要求将部分或全部债权转换为股权,或者直接被打折、剃头,即次级债权和长期债权也要在银行经营失败时遭受损失,使其持有人更加关注银行的安全,成为银行安全稳健经营有效的制约监督者。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高管,也应考虑建立和完善收益共享、损失共担的机制,至少如华尔街那样一边接受政府注资,一边享受高薪和其他形式金色降落伞的现象应是尽力避免的。

  要科学设计和建立有限补偿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债务担保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对存款人资金安全的一种保护,它使金融[JinRong]机构在经营失败后能够平稳地退出市场,不至于引发大的挤兑和社会动荡。有些国家虽然没有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但一般都存在隐性的银行债务担保安排,在银行面临市场退出威胁时,向存款人(有时包括其他债权人)提供全额或一定比例的存款兑付保证。这些制度安排都有助于维护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是金融[JinRong]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和债务担保制度也有产生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的空间,在存款受到保护的情况下,存款人不再关心银行的安全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再通过市场选择督促银行稳健经营。所以我们要建立有限补偿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债务担保安排,一方面保护小额存款人,维护公众信心,另一方面也要限制和防范所产生的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此外,在危机应对过程中,政府也要审慎使用提高存款保险赔付上限和扩大债务担保范围的措施,平衡好维护公众信心和金融[JinRong]道德风险[FengXian]防范的关系。

  要建立严格、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银行的各相关利益者除了要具有实施监督约束的动机外,还要具有实施监督约束的工具和手段。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将信息披露列为与资本充足率管理(第一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管(第二支柱)同等重要的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的第三支柱,实际上,信息披露制度是利益相关者实施市场约束必不可少的“武器”。投资人、债权人、存款人、担保人等利益相关者只有在充分了解银行运营情况、债务状况、资产质量和风险[FengXian]补偿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后,才能对银行风险[FengXian]安全进行判断,进而采取“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监督制约。信息披露越严格、越充分、越及时,相关利益人的监督和市场约束就越有力、越有效,就越能保证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按照银行的长期利益进行决策、经营和管理。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经营管理工具包,让经营管理像拼图一样简单容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18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