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谁才是二战初期纳粹德国胜利真正的缔造者?--国家史册(2)
在战争第一年里中,希特勒[XiTeLe]的征服造成了欧洲地图短暂而惊人的变化,其后果已永远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这一划时代的巨变与其认为是希特勒[XiTeLe]带来的,还不如说更多地是古德[GuDe]里安造成的。他是一个[YiGe]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波兰战役后,大多数坦克手都希望在进攻法国时,古德[GuDe]里安出任装甲[ZhuangJia]部队[BuDui]最高指挥官,当负责阿登突破的最重要的“装甲[ZhuangJia]集团军”由冯·克莱斯特(Kleist)担任指挥时,他们再一次感到了保守派的偏见。但古德[GuDe]里安这次负责指挥先头部队[BuDui],这是一个[YiGe]强大的装甲[ZhuangJia]军,由三个装甲[ZhuangJia]师组成(其余装甲[ZhuangJia]军都由两个装甲[ZhuangJia]师组成——译者),古德[GuDe]里安率领这个装甲[ZhuangJia]军成功地达成了一个[YiGe]叹为观止的战略突破,圆了他多年的美梦——运用装甲[ZhuangJia]部队[BuDui]切断对方所有退路,达成深远的战略贯穿,创造了一个[YiGe]决定性的胜利。
充满戏剧性的法国会战在第二部分的章节里已经作了叙述,这里不妨再花点笔墨。值得一提的是古德[GuDe]里安对龙德施泰特和克莱斯特的评价,这不仅可以为他的这两位上司提供一个[YiGe]有价值的间接说明,还能间接地显示:当古德[GuDe]里安遇到能理解他的上级时,他并不象自己常常描绘的那样,是个“难弄的部下”。“费尔德·马歇尔·冯·龙德施泰特具有非常好的战略头脑,他也许是我们最好的战略家。他喜欢骑兵甚于装甲[ZhuangJia]兵,但他不象其他人那样阻碍装甲[ZhuangJia]兵发展,他性格中的骑士精神令人感到在他手下工作是件非常愉快的事。即使他不采纳部下的意见,也会解释并安排时间来讨论。他甚至对希特勒[XiTeLe]也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后者对他为人正直表示尊重。费尔德·马歇乐·冯·克莱斯特也是一位品格高贵的人,战争开始时,他一点也不喜欢装甲[ZhuangJia]兵,但在作战过程中,他改变了过去的看法,并且学会了使用装甲[ZhuangJia]兵种的方法。”
古德[GuDe]里安战前的几位部下曾向我表示:尽管古德[GuDe]里安在其他方面值得称道,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权衡各种意见以及适应高级指挥方面,龙德施泰特和克莱斯特比他高出一筹。他手下的一位军官评价道“古德[GuDe]里安缺乏让人理解、接受自己观点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才能,这是一个[YiGe]统帅应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品格。”“他天生不具备耐心听取部下和同僚意见的素质。他在发布命令或作出决定之前,他会制止他们发表不同意见。他是一个[YiGe]强悍的‘骑手’,个人技术完美无缺,但他缺乏一种智慧和心理洞察力,使他不能进入‘马’的精神世界,在第一流的比赛场合,对驾驭‘马儿们’的骑手来说,这是一种必备的本领。虽然如此,作为德国装甲[ZhuangJia]部队[BuDui]的组织者和专业领导人,古德[GuDe]里安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评论虽说出自公正的人们之口,有一点应该提一下:这些人都是从前的骑兵,我没有从早期反坦克派人士那里听到对古德[GuDe]里安类似的批评,这些人士曾给他制造了不少麻烦,以致日后同他们相处时,古德[GuDe]里安显得特别地不耐烦,就象霍巴特在英军中的情形那样。
另外,在仔细考察了法国会战的各种环节后,有一点已非常清楚:最大限度地利用色当突破,把它变为决定性的一击,这主要归功于古德[GuDe]里安,如果没有他,就不可能有人态度鲜明地坚持这个战略性决定的关键要点。他的上司们甚至希特勒[XiTeLe]都顾虑重重地跟着他的思路走,而且都在考虑是否应该制止他前进,但古德[GuDe]里安却“挣断绊羁、脱缰而出。”就象赛马到了最后一圈,古德[GuDe]里安准备向敦刻尔克发起最后冲刺时,却被他的上司们拦住了。虽然这个“停止命令”没有直接影响法国会战的结局,结果却让英军趁机渡海逃生。
古德[GuDe]里安对龙德施泰特的高度赞扬表明:他虽然性格急躁却明白高级指挥的许多问题,而且他有着开阔的胸怀,当他评价同他一起发展新兵种、新观念的同事时,这一品质也得到体现。(在记述自己如何形成装甲[ZhuangJia]战新观念时,他如实地承认自己从英国军事思想里汲取了多少多少东西,把自己描绘成是他们的“弟子”。很少有人在运用一种新思想取得如此辉煌成功后,有如此阔大的胸襟承认成功的思想源泉,尤其是承认制胜的源泉来自一个[YiGe]敌国。)
古德[GuDe]里安谈到俄国战役时微露抱怨,这一迹象更值得注意。他的许多同事、甚至包括装甲[ZhuangJia]兵以外的许多军官都感到:1941年的俄国战役中,最致命的错误是最高统帅部没有使用一年前在法国的作战方式,让古德[GuDe]里安甩掉步兵集团,单独率装甲[ZhuangJia]部队[BuDui]冲向莫斯科。有关俄国战役的详情在第16章叙述。
尽管古德[GuDe]里安心燥气浮的性情注定要倒霉,但在同部下相处时却一点不改。施韦朋堡的言论值得重视,何况两人早年曾发生争吵,就更值得参考。施韦朋堡谈到俄国战役时说:“我的装甲[ZhuangJia]军是古德[GuDe]里安装甲[ZhuangJia]集群的组成部分,在向莫斯科进军中,我始终担任先头部队[BuDui]。由于古德[GuDe]里安的参谋长为人随和、干练,以及古德[GuDe]里安本人亲临前线指挥所,展示了对部下的关怀,因此在每天都发生苦战的6个月里,我们没有吵过一次架。”施韦朋堡详细讲述了古德[GuDe]里安“领导能力的成熟”,而其他参加苏联初期作战的部下也有同感。
正当古德[GuDe]里安开始证明自己逐渐适应高级指挥时,他因同希特勒[XiTeLe]发生冲突而运气不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古德[GuDe]里安经常被人指责为鲁莽轻率、胆大包天,但这次却坚持谨慎态度,顽强地拒绝希特勒[XiTeLe]叫他在冬季到达莫斯科后方的要求,而战争一开始时,古德[GuDe]里安不顾一切冲向莫斯科的要求遭到希特勒[XiTeLe]的拒绝,并因此丧失了击败苏联的最好机会。
我在听到古德[GuDe]里安自己讲述这场“争吵”之前,已从其他将领那儿听到几种描述,他本人讲得比较干脆:“1941年12月20日,在东普鲁士希特勒[XiTeLe]的司令部里,我花了5个钟头同希特勒[XiTeLe]讨论局势,以便将我指挥下的第2装甲[ZhuangJia]集团军的处境报告于他。当时我部任务是从南面和西南方向包围莫斯科,并向高尔基城推进(该城位于莫斯科后方300英里处),鉴于部队[BuDui]状况和后勤能力,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