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预告赵匡胤兵变的政治谶言是否真在民间流传过?--中国年鉴
开栏语:
南北两宋在国人心中总系着一个[YiGe]难以言说的心结:那是一个[YiGe]空前繁荣的王朝,制造、商业、科技、文化领先世界,人们几乎从它身上看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曙光;但另一方面,那又是一个[YiGe]空前耻辱的王朝,军事溃败、丧权辱国几乎伴随了整个王朝的发展史。火药的军事应用、航海技术的突飞猛进、商业文明的崭露头角以及市民文化的蓬勃发展为何都没能成就中国的“大国崛起”?从本期开始,专栏作者路德为我们重新梳理那个时代,力图用史料中那些早已枯败的枝叶,去想象千年前那片森林的模样。还原真实固不可能,但也许能看到一种别样的生动。是为开篇。
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公元960年。
在这里使用公元纪年是为了我们今天的方便,当时[DangShi]并没有[MeiYou]这样简洁明了的表述方法。那时候中国正处于一段很混乱的时期,北方五代更迭、南方十国割据,一大堆短命王朝乱哄哄搅在一起,倏忽间兴亡废立变幻无常,以致想说清楚这期间的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先交待很多背景。拿年份来说,这一年在河东(今山西)的北汉帝国(史称“北汉”)是天会4年,在塞北的辽帝国(亦称“契丹国”)是应历10年,而在地处中原、与上述两国同时接壤的大周帝国(史称“后周”),则是显德7年。
“正月辛丑朔”,也就是大年初一,在大周帝国首都开封,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正在组织新春团拜活动的中央政府突然接到镇、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定州)的急报:北方边境受到北汉和契丹联合入侵。
这并不意外。此时后周第三任皇帝[HuangDi]柴宗训登上皇位刚刚半年,还没来得及改元(改换年号),对敌国来说,这当然[DangRan]是发动攻击的最好时机。6年前,也是大周新帝嗣位之际,北汉和契丹就曾大举来犯。北汉与后周素为死敌,后周的江山就是周太祖[TaiZu]郭威9年前从当时[DangShi]的后汉帝国手里夺来的,后汉为后周所代,后汉皇室中的一支余脉在太原建立了北汉,延续着汉祚的同时也延续着与后周的仇恨。北汉自知国力弱小,自立国便向辽国称臣,借辽之力与后周对抗。辽国统一塞北已经[YiJing]40余年,雄霸着北方广大的疆域,虽然文明程度还无法与中原相提并论,但崇武尚勇、精兵铁骑的契丹在军事上属于超级大国,一直是中原诸国最沉重的外患。
问题的关键在于:6年前身登大宝的是雄才大略的世宗皇帝[HuangDi]柴荣,他不但在当时[DangShi]亲统大军击溃了来犯之敌,更在其后的数年间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令国力大增,并不断兴师南征北讨,让已经[YiJing]混乱了50多年(如果从唐朝中叶藩镇割据算起则已逾200年)的中华大地又一次出现了大一统的曙光。只可惜,这位五代十国时期唯一的圣主明君壮志未酬便英年早逝。而现在,当强敌再度入寇,坐在龙椅上的新帝却只是个7岁的孩子。
国家刚刚失去一位圣主,新皇帝[HuangDi]还根本不能主政,边报到京时,朝中的惊恐慌乱不难想象。幸好还有一位英武忠勇的大将可以依赖,此人就是跟随世宗皇帝[HuangDi]征伐多年、战功显赫的赵匡胤,时为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也就是归德战区司令官兼皇家禁卫军总司令。御敌护国的重任自然非他莫属。
于是,正月初二,临危受命的赵匡胤先遣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为前锋,即刻发兵;初三,主力大军自爱景门出开封,出征北上。
以上就是陈桥兵变发生前的基本背景,这些背景在所有的史料里都是一笔带过,因为到这里为止没有[MeiYou]任何异常。但是,接下来就开始出现蹊跷现象。
大军出征会给京师百姓带来恐慌,这是常理,但此时开封城内盛传的最大流言却与敌国犯境无关,而是一句典型的政治谶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TianZi]”。
实际上,这句谶言在后周帝国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去年4月,世宗柴荣统军北伐,欲从辽国手里夺回原属中原的燕云十六州。就在这次北征途中,皇帝[HuangDi]在批阅四方文书时,发现了一个[YiGe]皮囊,里面装着一个[YiGe]木牌,上写“点检作天子[TianZi]”几个字。
“殿前都点检”是后周权位最重的武官,皇帝[HuangDi]见到这样一块木牌会有怎样的联想自不待言。当时[DangShi]任殿前都点检的是周太祖[TaiZu]郭威的女婿、世宗的姐夫张永德。世宗柴荣本是周太祖[TaiZu]郭威元配夫人柴氏的侄子,因自幼被郭威收为养子,故在郭威死后继承皇位(郭威本人的子侄均死于后汉隐帝的诛杀,郭威正因此被逼反),张永德则是郭威的女婿,大周驸马,论血缘并不输于柴荣,完全
有可能觊觎皇位,何况五代时期手握重兵的武将劫夺帝位几乎已成惯例。皇帝[HuangDi]于是心生疑忌,班师回京后,即任命赵匡胤接替张永德出任殿前都点检的职位。而这之后不久,世宗就猝然病故。
这块木牌当然[DangRan]是有人故意让皇帝[HuangDi]看到的。以常识分析,张永德即便真有篡位之心,没做好周密安排就先鼓捣出这么块牌子引起皇帝[HuangDi]警觉把自己免掉,可能性不大。所以这件事或者是有人看张永德位高权重,以谶言的形式提示皇帝[HuangDi]加以戒备,或者干脆就是阴险的陷害。从结果来看,最大受益者是赵匡胤,虽然不能就此断定是他施此毒计,但嫌疑确实很大。当时[DangShi]赵匡胤身为殿前都指挥使,虽然位置比点检低,但颇受世宗赏识,自出师北伐到班师回朝,他始终护卫在世宗身边。朝夕相处中,自然很容易判明皇帝[HuangDi]的心事好恶。只要他觉得扳倒张永德后自己有可能取而代之,那么对他来说,在皇帝[HuangDi]批阅的文书中混入一块木牌是非常方便的。此计得逞后,当皇帝[HuangDi]猝然而亡,已经[YiJing]身为点检的赵匡胤萌生出更大的野心完全是正常反应,也自然就有了后来的陈桥兵变。
一场旨在夺取皇位的兵变,从创意产生到制订计划再到具体实施,当然[DangRan]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自世宗晏驾、少主嗣位到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其间的时间大约是半年,从现在一般大型活动组织的角度来看,是一个[YiGe]很合乎常规的运作周期。
周世宗柴荣在病危之际,对皇家禁卫军最高长官这一职位进行了重新安排,削去姐夫张永德的兵权,让赵匡胤接替他担任殿前都点检,同时赐检校太傅(此前赵匡胤是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小皇帝[HuangDi]柴宗训嗣位后,又加赐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之外,兼领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是虚职,可以理解为一个[YiGe]更高级的荣誉称号,仅代表皇帝[HuangDi]更加赏识,而节度使则是掌握军权的实职。
归德军节度使的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也就是说赵匡胤一方面作为殿前都点检,是京师驻军的总指挥,同时还必须拿出一些时间到宋州的节度军府处理归德军务。有人认为这种任命反映出小皇帝[HuangDi]柴荣身边的顾命大臣们对重兵在握的赵匡胤已经[YiJing]有了防范之心,因为兼领归德军节度,至少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多少有点儿调离了开封的意思,而赵匡胤或许正是感觉到了这种疑忌,才下定决心实施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