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左宗棠:一身清廉抗敌收复新疆--国家年鉴
■时间:2006年4月15日
■地点: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四季庭院
■演讲主题:晚清人物系列之左宗棠
■演讲者:中国[ZhongGuo]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东梁教授
■演讲者小传:杨东梁,湖南[HuNan]岳阳人。中国[ZhongGuo]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1986年10月至2005年2月,杨东梁先生先后任中国[ZhongGuo]人民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馆长。主要著述有《左宗棠评传》、《中国[ZhongGuo]清代军事史》、《大清福建海军的创建与覆没》等10部学术专著(部分为合著),还发表了《评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海防与塞防之争”浅析》等学术论文、文章百余篇。目前,正参加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清代诗文集丛刊》项目工作。
我记得我不久以前曾经[ZengJing]看过一个[YiGe]资料,美国的《新闻周刊》在2000年的时候推出了一个[YiGe]栏目:《千禧年一句话[YiJuHua]》,这个[ZheGe]栏目一共刊载了最近一千年全世界的40位智慧名人。这其中,中国[ZhongGuo]有三位:一位是毛泽东,我想这个[ZheGe]大家都是没有异议的;再一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
作为智慧名人,左宗棠的智慧具体地表现在什么地方?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我认为左宗棠他是中兴清朝的名臣;他是求强求富的名贤;他也是抗敌御辱的名将;最后还是一身清廉的“名宦”。我想这四句话可以[KeYi]概括左宗棠这个[ZheGe]智慧名人。
有一个[YiGe]官员,叫潘祖荫,曾经[ZengJing]讲了这么一句话[YiJuHua],他说国家固不可一日无湖南[HuNan],湖南[HuNan]固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左宗棠四十岁出山 三年内从幕僚升至总督 收回占中国[ZhongGuo]版图六分之一的国土——
■中兴清朝的名臣
左宗棠所生活的时代,清朝的统治已经是病入膏肓,处在一种封建的衰世,当时中国[ZhongGuo]的形势是什么呢?有人曾经[ZengJing]做过这样一种描绘,是日之将夕,悲风骤起:土地兼并严重,社会风气败坏,军队腐化,灾害频仍,同时很自然地就是民变四起,老百姓到处起来反抗。
面对这样一种封建的衰世,左宗棠他却想做一个[YiGe]挽狂澜于既倒的风云人物。这是左宗棠的抱负,也是左宗棠一生为之奋斗的一个[YiGe]目标。在咸丰二年的秋天,他首先是进入了湖南[HuNan]巡抚的幕府,当时湖南[HuNan]的巡抚叫张亮基。张亮基是绝对信任他,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他,所以当时有这么一句话[YiJuHua],左宗棠自己也讲,“事无巨细,尽委于我。”但是他在张亮基的幕府里头呆的时间并不长,只有6个月就退出了这个[ZheGe]幕府,因为张亮基调走了。不久,新来的巡抚骆秉章再一次去聘请他,据说是三次请他出山,这样他又出来了,在骆秉章的幕府里头,他一共呆了6年,在这6年里面,主要是对付太平天国,对付太平军,那么他在湖南[HuNan]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我想我只引一句话[YiJuHua],有一个[YiGe]官员,叫潘祖荫,曾经[ZengJing]讲了这么一句话[YiJuHua],他说国家固不可一日无湖南[HuNan],湖南[HuNan]固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左宗棠他自视更高,自己看自己比社会评价更高,他自比诸葛亮,他这个[ZheGe]人是这样,他不但说是自比,他到处讲,包括给朋友写信,都不说他自己的名字,署亮白,意思是诸葛亮跟你说话呢,所以有人说他是自大狂。但他确实有本事,有本领。最后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了,捻军的起义也被镇压了。所以才出现了所谓中兴的局面,那么左宗棠也就成为中兴清王朝的名臣之一。
新中国[ZhongGuo]建立后,兰州第二毛纺厂,根据调查,就是在当年左宗棠办的织呢局最后留下了两台顺毛机的基础上办起来的。
■求强求富的名贤
近代中国[ZhongGuo],面对列强的入侵,面对山河沦丧,面对贫穷落后,一些仁人志士先知先觉,走上求强求富的道路,左宗棠就是其中的一个[YiGe]。他曾经[ZengJing]打过一个[YiGe]非常形象而生动的一个[YiGe]比喻:彼此同以大海[DaHai]为例,西方他们靠近大海[DaHai],可以[KeYi]以大海[DaHai]作为一种优势,我们中国[ZhongGuo]也靠近大海[DaHai],我们也可以[KeYi]从大海[DaHai]中去找到对我们有益处的东西,所以彼此同以大海[DaHai]为例,“彼有所挟”,西方人、西方列强他们有所仗势;“我独无之”,而我们却没有。这样就“犹如渡河,人跨舟而我结筏”,人家坐的是大船,而我们坐的却是一个[YiGe]木筏子,风浪一吹,可能就翻了。然后他做了一个[YiGe]比喻,譬如使马,又比如说骑马,人跨骏而我骑驴,西方骑的是一匹骏马、千里马,跑得很快,可是我们呢?却骑着一头破驴,慢腾腾在后面走,最后他有一个[YiGe]问句,可乎?可以[KeYi]吗,可以[KeYi]这样做吗,允许这样吗?当然我想,结论是非常明确的,不能。
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左宗棠在福建的福州马尾创办了近代中国[ZhongGuo]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造船厂,这就是福州船政局。这是我讲他求强求富的第一点,这主要是求强。求富更多体现在办了兰州机器织呢局,实际上是左宗棠时代的开发大西北。在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的时候,经过左宗棠的积极筹划,终于在兰州建立了甘肃机器织呢局。这个[ZheGe]甘肃机器织呢局的机器都是从德国买来的。
在兰州这个[ZheGe]西北地区,办一个[YiGe]现代化的织呢厂应该说是一个[YiGe]创举,或者说是一个[YiGe]里程碑事件,它是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滥觞;另一个[YiGe]方面,它又为西北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技术骨干。新中国[ZhongGuo]建立后,当时的兰州第二毛纺厂,根据调查,还曾经[ZengJing]就是在原来左宗棠办的这个[ZheGe]企业留下了两台顺毛机的基础上办起来的。
■编者手记
说起左宗棠,很多人立即会想起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说的是左宗棠当年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情景,他的军队同时也是一支种树的排头兵,到处种树,种了几十万株树,后人把它叫做左公柳。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HuNan]湘阴人,死后清朝送谥号文襄,有《左文襄公全集》134卷流传于世。左宗棠大器晚成,考进士不成之后回家耕地教书,40岁才出山做幕僚。为人狂傲,目标远大,性格刚烈,23岁结婚当年,他曾写过一副对联,上联为“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下联是“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出山后,凭借在平定太平天国中的杰出表现,咸丰末年至同治初年的短短三年间从一个[YiGe]普通幕僚升任管辖福建、浙江两省的闽浙总督。
在55岁那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克服重重困难,为清政府平定陕甘之乱。曾国藩从前曾经[ZengJing]与左宗棠交恶多年,看不惯左宗棠的狂傲自大,两人曾有一次用对联相互讽刺,曾国藩写道: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左宗棠听后立即反驳: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但是得知左宗棠平定甘陕动乱之后,曾国藩大为钦佩:“虽起胡润芝与九泉,亦不能及左季高之成就,余子不足言矣。”
稳定陕甘之后,左宗棠主动请缨进军新疆。从叛军和沙俄手中收复新疆,此时已是67岁高龄。这是左宗棠一生中最大的亮点,他因此被称为是在唐太宗之后对国家主权领土功劳最大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