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周立伟:创立科学学派的人--国家年鉴
创立自己[ZiJi]的学派——多么辉煌的成就!但其中的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体味。
“您创立了您自己[ZiJi]的学派。”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院长普罗霍洛夫这样评价我国电子[DianZi]光学[GuangXue]和光电子[DianZi]成像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立伟。
创立自己[ZiJi]的学派,多么辉煌的成就!但是对实际的创立者而言,则意味着白手起家,一切都得靠自己[ZiJi],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亲历者才能体味。
白发的周立伟扔给记者一块饼干,自己[ZiJi]也撕开一个[YiGe],慢慢吃着,开始讲述。
一个[YiGe]勤快、热情的电机厂技术员
周立伟1932年生于上海一个[YiGe]制药工人的家庭,童年时,上海正被日本鬼子侵略。“看惯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心中充满仇恨。小学的同学们都知道‘汉奸’ 和‘卖国贼’ 是最可耻的。做人要有气节深深植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
相对于灰色的小学时代,中学生活[ShengHuo]明亮得多。1946年,周立伟考入高桥中学,头一天住校抱着妈妈不让走的娇气少年在学校里迅速玩得周末也不想回家了,读书、踢球、游泳……1948年夏,周立伟考入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ShengHuo]得以持续,这所学校是上海唯一的培养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国立职业学校,学生免交学费和伙食费等,这对家穷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我年轻时并没有[MeiYou]想过将来要当一名教授、博导、首席专家、工程院院士等。”周立伟的理想是参军,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入伍。高机毕业后,周立伟在上海公私合营华通电机厂工作。这个勤快、热情的小伙子在电机厂很受欢迎,他有很多亮点:星期天到厂里加班、俄语培训班学习考第一名、技术革新发明绕线机将功效提高7倍、两年内技术职称由二级助理技术员升到四级技术员……促使周立伟离开这种生活[ShengHuo]上大学却缘于一个[YiGe]电动机。
电机厂副厂长萧心设计了一个[YiGe]1/2马力的电动机,要周立伟帮他出总装图和零件图。画完图的周立伟深深遗憾自己[ZiJi]不懂电动机原理,更不知道如何设计。“我将来一定要自己[ZiJi]会设计电机和电表。”周立伟想。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YiGe]简单的想法会让自己[ZiJi]和光电一辈子结缘。
一条和导师“分道扬镳”的科研之路
1953年,周立伟作为调干生考入北京工业学院(即北京理工大学),专业是军用光学[GuangXue]仪器。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不久便开始负责筹建夜视技术专业。夜视技术国防上很需要,但在当时是光学[GuangXue]领域一个[YiGe]新的专业,没有[MeiYou]教材,也没有[MeiYou]前辈可以请教,但周立伟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新专业的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苦苦地研究摸索,几年下来,他开出了电子[DianZi]光学[GuangXue]课,写出了《电子[DianZi]光学[GuangXue]理论和设计》教材,使很多人感到惊异。
1962年有两件对周立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一是遇到后来成为他太太[TaiTai]的吕素芹,二是被派往苏联留学,研究电子[DianZi]光学[GuangXue],攻克夜视器件的电子[DianZi]光学[GuangXue]理论与设计。
充满期望的周立伟没想到他在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学院电物理系的导师专业是行波管电子[DianZi]光学[GuangXue]。研究这个并不能解决自己[ZiJi]想要解决的问题。
“他的课题在20世纪60年代初是很时髦的。我当时很犹豫:跟他合作,按着他的思路,拿个学位没有[MeiYou]问题,但学成了回来也没有[MeiYou]用;不跟着他搞,便没有[MeiYou]人指导,学位不保险。思考再三,我决心自己[ZiJi]闯出一条路子来。”周立伟说。
拒绝了导师,周立伟走上一条最艰难的科研之路。在苏联,直到他把学位论文交给导师之前,他们再也没有[MeiYou]讨论过学术问题。整整三年,周立伟大部分日子是在列宁格勒谢德林图书馆和苏联科学院图书馆度过的。之后,在一位苏联籍犹太人,苏共党员,也是苏联电子[DianZi]学界权威茹里叶教授的帮助和指导下,1966年4月底,周立伟通过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