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袁世凯锐不可当:23岁抗日援朝让日军惨败--中国年鉴网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YuanShiKai]似乎已是盖棺论定的人物。一个世纪以来,史学界众口一词,对他均持否定的评价,“窃国大盗,一世奸雄”即足以涵盖袁世凯[YuanShiKai]的一生。然而,人性是复杂的,一百年前的社会环境也是复杂的,北洋集团影响和左右了清末民初三十多年的政局,对其核心人物袁世凯[YuanShiKai]的评价并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便能概括的。
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戊戌六君子的血染红了袁世凯[YuanShiKai]的顶戴;小站练兵使他获得慈禧和荣禄的青睐;山东巡抚任上剿杀义和团更使他飞黄腾达。然而,性格决定命运,袁世凯[YuanShiKai]的锋芒早在二十三岁时便已锐不可当,他发迹的地点不在中国,而在朝鲜[ChaoXian]。
壬午兵变给了日本[RiBen]染指朝鲜[ChaoXian]的借口
历史上的朝鲜[ChaoXian]长期是中国的属国。在制度上它效仿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国策,一直自给自足,风平浪静。到了19世纪末,危机开始出现。同当时的中国一样,朝鲜[ChaoXian]面临着列强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日本[RiBen]和俄国,对朝鲜[ChaoXian]的觊觎已非一日。在外部压力的催化下,朝鲜[ChaoXian]内部宫廷的倾轧和斗争愈演愈烈,终于在1882年爆发了“壬午兵变”。
当时统治朝鲜[ChaoXian]的是建立于明朝洪武年间,持续了近六百年的李朝。李朝与明清两朝相始终,一直同中国维持着良好的属国关系。
1864年,朝鲜[ChaoXian]国王李昇去世,由于没有子嗣,便以他弟弟之子李熙入承大统。李熙年方十二,不谙世事,由他的父亲以大院君(相当于摄政王)的身份摄政。大院君思想极端守旧,他屡次杀害传教士,坚决不与外人通商。
十年后,李熙长大亲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其妻闵妃(明成皇后)手中。闵妃较为开明,主张仿效日本[RiBen]的明治维新,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大院君贪恋权位、刚愎自用,反对削弱他权力的政治改革,于是,大院君集团和闵妃集团之间的矛盾逐渐深化,兵变一触即发。
1876年,日本[RiBen]以朝鲜[ChaoXian]拒绝邦交,蔑视日本[RiBen]为借口,出动兵舰,胁迫朝鲜[ChaoXian]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清政府在此次事件中懦弱无能,姑息绥靖,完全没有尽到宗主国的保护责任。而日本[RiBen]国势蒸蒸日上,朝鲜[ChaoXian]王室和大臣中一些人在失望之余,开始把目光从大清转向日本[RiBen]。
清政府的矛盾心态是:既不愿出面维护朝鲜[ChaoXian]的权益而得罪日俄,又怕日俄并吞朝鲜[ChaoXian]对其龙兴之地的东北构成威胁。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重施“以夷制夷”的故伎,致函朝鲜[ChaoXian]国王李熙,传授机宜:“用以毒攻毒、以敌制敌之策,乘机次第与泰西(欧洲)各国立约,借以牵制日本[RiBen]。”
固步自封的大院君起初不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李鸿章的“劝导”,在1880年10月的御前会议上通过了“开化[KaiHua]自强”的方针,并在清政府的帮助下,相继同美、英、德、法等西方列强签订了通商条约。朝鲜[ChaoXian]的大门从此洞开,成为列强角逐的舞台。
1880年,闵妃集团开始借军制改革之机削弱大院君集团的实力,裁汰由大院君亲手创办的“亲军营”,组建了以日本[RiBen]人为教官的新军“别技营”。新军在装备和待遇上都高于旧军,激起了旧军极大的不满。1882年,为防止旧军哗变,当局向欠饷已达13个月的汉城驻军发放饷米。由于饷米中掺了砂石和糠皮,不堪食用,愤怒的士兵殴打了管理粮库的官员。闵妃的心腹、兵曹判书(相当于兵部尚书)闵谦镐下令逮捕带头闹事的士兵,成为激起汉城驻军兵变的导火索。激愤的士兵冲进军械库,夺取武器,释放被捕士兵,并跑到大院君府上诉说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