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顾准:拆下自己的肋骨当火把--中国年鉴网
本真语录
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
经典评说
我在回家的路上就是觉得特别特别冷,觉得那是一个冰冷的世界,顾准就像是一点点温暖的光亮,但是他走了,然而我想,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光亮。
———顾准辞世后吴敬琏亲手将其推进太平间
顾准是谁?
他曾是官员,也是学者。更重要的,他是一名思想者。
1957年,计划经济[JingJi]全面启动,举国“跃进”之时,顾准逆势而为,提出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提出要市场化改革。
这一提法是他罹难的开端,随之而来的是,两顶“右派”帽子,下放“牛棚”,妻子自杀,子女与之断绝关系。
他惶惶地失去了一切,并自嘲为丧家之犬。
但对于自己的思想,他仍牢捏在手。他独自一人,在漆黑的思想隧道里,用剑来挑战人类的愚昧,用火照亮人性的良知。
1974年,他留给病床前的学生吴敬琏最后一句话,“中国[ZhongGuo]的神武景气终将到来”,并要他“待时守机”。后来,吴敬琏称他为“中国[ZhongGuo]社会主义[SheHuiZhuYi]市场经济[JingJi]第一人”。
天纵奇才 19岁讲学
关于出身,用顾准自己的话说,是“生活在一个破产的中等资产阶级家庭中”。他父亲姓陈,在上海[ShangHai]经营棉花生意,后破产。
顾准有兄弟姐妹10人,他排行第五,随母姓。
顾准上学至初中后,因贫寒辍学。但他自幼聪颖。
12岁,他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任练习生,端茶倒水、刻制讲义;16岁,在立信会计学校讲课;19岁,撰写了我国第一本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被各大学采用,同时开始在大学任兼职教授。
顾准早年参加革命,1935年,秘密加入中国[ZhongGuo]共产党,后投奔革命根据地,直到1949年,随陈毅的解放大军重回上海[ShangHai]。
当时[DangShi]34岁的他,任上海[ShangHai]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长、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这是他一生中最显赫的时日。
曾经做过顾准秘书的陈丹晨在回忆中提到,那时顾准是财经方面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老百姓都知道他,关系百姓民生的很多征税布告都有局长的名字。因此顾准成了“出布告最多的局长”。
上海[ShangHai]当时[DangShi]聚集着全国最多的资本家和买办。如何完成税收,如何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SheHuiZhuYi]改造,顾准开始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当时[DangShi]他每天要抽两三包烟。
上海[ShangHai]的税收问题[WenTi]非常复杂。当时[DangShi]出现了两种税法之争,一种是中央推行的“民主评议”;而顾准根据上海[ShangHai]的实际,主张的是“税收专管”。这是一套更接近现代税收制度的做法。《顾准自述》中写道“我们如果在上海[ShangHai]搞民主评议,只有两种后果,一是征收实额低于税法规定的税率,这会使资产阶级占尽便宜。二是征收实税高于税法规定的税率,这就会变成‘摊派’……”
顾准组成了一支300余人的军管队伍,对工商业实施“自报实交,轻税重罚”的税收办法。
事实证明了顾准的税法比较符合上海[ShangHai]的实际,从1949年到1952年,上海[ShangHai]的财政税务工作为实现全国财政统一,保证供给,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恢复和发展生产,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顾准又早于全国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SheHuiZhuYi]改造的举动,引起了社会不小的震动。
此后,顾准被调到北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