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杨月楼:一代“猴王” 的婚恋悲剧--中国年鉴网

  

  本文原载于《历史学家茶座》第1辑,王兆成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曾经有部电视剧《宦官小章子》,为观众叙述了百年前宫廷内部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引出了京剧演员杨小楼卷入皇室家奴之争的情节。这位在当时被誉为“猴王”的武生,以深厚的武功,高超的技艺,赢得慈禧太后的赞赏,因此屡屡遭受宦官小章子的嫉妒和暗伤,显然这是剧作者的虚构。但他出手不凡的表演,在宫廷内外深得观众的喜爱,成为京剧武生的泰斗,却是真实的写照,“猴王”就是观众给他的美誉,他也因此前程似锦,艺途坦荡。然而,这位“猴王”的前辈,杨派表演艺术的开山祖师爷,他的父亲杨月楼(1848—1889)却无此幸运,连“猴王”的称号也自嘲为被人作了猴耍。他是19世纪京剧界著名的云庆班主,擅长武戏文唱,一身长靠短打的功夫,文武兼长的风采,并不在杨小楼之下,一出唱做念打色色俱全的《安天会》,红遍京华,从此得到“杨猴子”的称誉,人称“一般京调非偏爱,只为贪看杨月楼”,可见红极一时,但他终未成就艺术的高峰,其原因是发生[FaSheng]在杨月楼身上的一段哀婉悱恻、惨绝人寰的爱情悲剧,断送了他的前程。

  这事要从一百二十多年前的上海说起。那还是在前清同治年间(1862—1874),当时正是京剧的黄金时代,上海租界的戏馆每逢上演京剧,经常爆满,当红的台柱武生杨月楼最受观众的欢迎。1873年的新春,杨月楼演出连台本戏《梵王宫》,那英俊潇洒的扮相,优美悠扬的唱腔,出神入化的武艺,倾倒许多观众,其中有一位广东[GuangDong]香山籍韦姓大商人的千金韦阿宝[ABao],痴迷地恋上了月楼。她年方十七,情窦初开,随同母亲连看三天杨月楼的演出后,竟然情不自禁,私下修书,“细述思慕意,欲订嫁婚约”。她还送上自已的生辰八字,这是要求缔结婚约的庚贴,派贴身奶娘交给杨月楼,约其相会,表示下嫁的决心。

  这一[ZheYi]行为在当时要冒很大的风险。中国[ZhongGuo]传统社会[SheHui]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规范,使得妇女多禁锢在家庭之内,很少涉足公共场所,戏馆、茶馆都是男人娱乐和社交的天地,女子不得随意入内,这在清代有明文规定。19世纪后期,随着沿海城市的开埠通商,社会[SheHui]交往的扩大,这种情况也有所改变,妇女开始出入公共娱乐场所,但像韦家母女这样无所顾忌,公然在戏馆连看三天戏,也不多见。

  然而少女的勇气并不能[BuNen]打消杨月楼的顾虑,在这以前有一类似的事件,让他难下决心。浙江有一已故盐商的女儿因为爱上了一位伶人,受到阻扰,不能[BuNen]结合,相思之苦使她缠绵病榻,濒临死亡,其母无奈,请求族长同意他们成婚,回答是:“家素清白,安能作此丑事。”为了保全家族的名声,把她们逐出家门,令其改名易姓,永远不得归宗,对外佯称其女业已死亡。良贱相恋之所以这样不能[BuNen]相容,是因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SheHui],倡优属于贱民,有特别的户籍“乐户”固定身份[ShenFen],工商业者为良人,贱民不能[BuNen]参加科举考试,更不许与良人通婚。如果违反这一[ZheYi]规定,娶了良家妇女,要杖一百大板。雍正年间(1723—1735)的伶人虽已入了民籍,但良贱不婚仍然是传统的习俗,在社会[SheHui]上广有影响。杨月楼正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哪有不为少女的真挚、纯情动心的,然而他深知良贱结姻,门第不当的严重后果,浙江少女的遭遇使他心有余悸,不忍心连累姑娘的一生,想就此斩断姑娘的情丝。谁知这阿宝[ABao]相思成疾,一病不起,长期在外经商的父亲鞭长莫及,母亲救女心切,不得已顺从了女儿的心意,请人转告杨月楼,可以“延媒妁以求婚”,希望通过明媒正娶的办法,用合理合法的婚约以减少社会[SheHui]的阻力。这母女情真意切的用心,使月楼深为感动,因此,他决心“倩媒约,具婚书”,不顾自己的安危,筹备迎娶阿宝[ABao]。谁知阿宝[ABao]的叔父得知此事,大为震怒,扬言“惟退婚方不辱门户”,阿宝[ABao]的母亲得知韦家要干预此事,认为事不宜迟,赶忙要月楼仿效上海民间的风俗,进行抢亲,拜天地成婚,使生米煮成熟饭。那韦家叔父在广东[GuangDong]商界是个颇有影响的人物,为人专横跋扈,哪能就此罢休,遂联合广东[GuangDong]香山籍的商绅,以族亲乡党的名义,状告杨月楼拐盗阿宝[ABao],起诉公堂。就在举行婚礼的当日,衙门派出差役拘捕了月楼和阿宝[ABao],并起获七大箱的陪嫁财物,作为拐骗的物证。审理此案的知县叶廷眷正巧也是香山人,受到同乡的嘱托,加重处罚,当堂严刑逼供,“敲打其(杨月楼)胫骨百五”,“批掌女(阿宝[ABao])嘴二百”。要知道杨月楼是唱做念打的艺人,这样打胫骨,无异要使其致残,断了他的前程。面对这样残暴的迫害,杨月楼始终不悔,义正词严,申辩婚姻的正当理由;阿宝[ABao]更是顽强,声言非杨不嫁,“嫁鸡遂鸡,决无异志”。

  杨月楼是家喻户晓的名伶,此案一出,立刻在社会[SheHui]上引起轰动,加之此案又有棘手之处,因为按照良贱不婚的习俗,此婚是不守本分之举,拘捕惩罚是维护礼法的行为,具有权威性,受到官府的支持;但是韦杨的婚姻本是家长同意和明媒正娶,乃是合法的行为;母亲为救女儿一命,作主婚配,也有合理之处;但是乡党族亲和官府却以拐盗罪,对杨、韦重惩于公堂,此案究竟如何发落?引得“众论纷纷”,“街谈巷议”,甚至出现匿名的揭帖(小字报),发表议论,各报纸争相报道,一时成为社会[SheHui]舆论关注的中心问题。

  此案又不同于一般的自主择偶的纠纷,隐含在这婚事背后的是身份[ShenFen]等级的偏见。固守传统的强调杨月楼出身低贱,说杨是“至微极贱之伶人耳”,“不列士农工贾,侪同皂隶倡优,良贱攸分,尊卑各别”。持这一[ZheYi]看法的认为,杨月楼明知良贱不能[BuNen]通婚,公然违反礼法,即使有婚书为凭,也属“诡立”,“强婚良户,既拐其人,复骗其财”,“罪当千刀万剐”。韦女坦言自己主动求婚,与杨无关,愿意承担一切责任,但是却被状告者认为这是由于杨月楼“诱人闺阃”,受到杨的鼓惑,更要对杨罪加一等。韦女不守闺阁之教,主动请婚,则为“淫奔”,事发以后不思改悔,百般狡辩,必须受到惩办。乡党禀告于官,是维护礼教家法的义举,因此主张重惩不贷。这一[ZheYi]纯属个人的婚事,引起那样强烈的社会[SheHui]对抗,现代人也许难于理解,但只要看一看《红楼梦》,贾宝玉只因与伶人交往,受到贾政的痛打,连父子之情都容不得,就知道身份[ShenFen]的偏见是何等的严酷。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