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诗酒任疏狂”的刘铭传:功业如日中天之时却激流勇退--中国年鉴
刘铭传(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文史天地》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西乡(今肥西县)人,他是晚清的一名杰出将领,台湾首任巡抚。他出身寒微,也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然而[RanEr]在戎马倥偬之中他却热衷于诗歌书画创作并且表现不俗;他身经百战、渴望成功然而[RanEr]又淡泊处世,在声名显赫之时多次寻求退隐[TuiYin],安享山水林泉之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和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诗酒任疏狂”
刘铭传所受的教育是很有限的,不仅时间短,而且所学内容也很粗浅。并且,他的学业成绩也很平平。然而[RanEr],后来他却迸发出一种罕见的学习热情,如痴如醉地阅读中国[ZhongGuo]的文化典籍,尤其是对于传统的诗词,有着[YouZhou]一种近乎痴迷的喜爱。终于,经过刻苦的学习和生活的磨练,他的诗文达到了一个[YiGe]令人惊羡的境界。写诗成为他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他抒发怀抱、表情达意的重要形式。“一月未作诗,闲情无所托”,“秋来无别趣,诗兴觉纵横”,这是[ZheShi]他性情的鲜活写照。
酒也是刘铭传生活的一部分。中国[ZhongGuo]是一个[YiGe]酒文化异常发达的国度,从平民百姓到达官显贵都与酒有着[YouZhou]疏密不同的联系。婚丧嫁娶、荣迁庆典,没有酒那是衬托不出气氛的。武将爱酒,文人也爱酒,像刘铭传这样文武兼备的人对酒可以说有着[YouZhou]一种天然的爱好。刘铭传嗜爱饮酒那是出了名的,并且,刘氏[LiuShi]的饮酒与他的交游、作诗和风餐露宿的战斗生活共同构成他交相辉映的生命图景,是刘氏[LiuShi]内心激荡的豪情的外在表现。“军中消闲事,只有诗棋酒”;“莫如归去好,诗酒任疏狂”;“论交痛饮樽中酒,忧世长谈海外天”。这里,饮酒和赋诗不仅仅是为了寄托闲情和消磨时光,还隐藏着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势的关注,寄寓着作者更幽远的关怀。
在刘氏[LiuShi]的精神世界里,隐逸着一种英雄情结,这在他的诗文、楹联里多有所体现。他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撰写的楹联,气势恢弘,涌动着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光绪十五年(1889年),刘铭传领导台湾军民修建了一条从基隆到台北的铁路,该铁路要从狮球岭穿过,为此,在岭下开凿了隧道。隧道贯通之后,刘铭传兴奋地手书“旷宇天开”四个大字刻悬于隧道口上,并书写楹联一副刻悬于两边,曰:
十五年生面独开,羽毂飙轮,从此康庄通海屿;
三百丈岩腰新辟,云梯石栈,居然人力胜天工。
刘氏[LiuShi]此时的逸兴横飞之状一览无余。
与这种[ZheZhong]豁达慷慨的情怀相对应的,在刘铭传的精神世界里,还沉潜着一种悲壮的情愫,一种在现世人生中难以企及的悲悯。他怀念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尤其是那些特立独行、孤忠式的英雄,刘氏[LiuShi]与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他是他们穿越时空的知音。郑成功就是刘铭传心仪的英雄之一。清军入关以后,郑成功拒绝其父要他叛明降清的招降,毅然在海上誓师抗清,后来,他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了台湾,成为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南明永历帝曾封郑氏为“延平郡王”,郑死后,在台湾建有延平郡王祠。刘铭传抚台期间,重修此祠并撰楹联以祭之:
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
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这其实是刘氏[LiuShi]真情的自然流露。遥想当年,山河破碎,君死臣昏,郑成功不顾父亲的劝降,大义凛然地举起抗清的大旗,独守孤悬海外的台岛,这是[ZheShi]需要智慧和勇气的,数百年后,仍可感受到当年氤氲在郑氏心头的悲愤与孤独。这种[ZheZhong]心境与刘铭传抚台时的情境有着[YouZhou]些许的暗合之处。刘氏[LiuShi]掌管台政期间,也是国势衰微,四海皆秋气,他任劳任怨,创榛辟莽,为兴建台岛、整饬海防而殚精竭虑。然而[RanEr],他的辛劳不但没能得到多少信任和支持,反而需要时时提防那些来自朝廷的猜忌和中伤,这是[ZheShi]刘氏[LiuShi]心绪幽暗的症结所在。由己及人,他将郑成功幻化作他仰慕的英雄和偶像。以此观之,这副延平郡王祠联实是刘氏[LiuShi]心境和理想人格的外化。
“解甲归田乐”
如果认为刘氏[LiuShi]性情中只有豪放、悲壮的一面,那就错了。在刘氏[LiuShi]的内心深处,还流淌着婉约、诙谐的一面。刘氏[LiuShi]早年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渴望读书,想把自己变成有文化的人,他不愿别人以“武夫”视之。他闲时喜欢戴着头巾,挥着羽扇,俨然一副儒生模样。在他的自我影像中,他是将他自己作为文化人来塑造的。他喜爱收藏和把玩一些古物和精巧物品,书法写得也不错。刘铭传曾手书一条幅:“争睹景星庆云为快;乐居廉泉让水之间。”至今墨迹犹存,可见刘氏[LiuShi]的性情和笔力。他还能够圈圈点点地画几幅画。刘铭传小时生了一场天花病,所幸在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保住了一条小命,但脸上从此留下了许多斑斑点点,又因为刘铭传排行老六,所以乡里人和刘家兄长称刘铭传为“六麻子”或“么麻子”(此事在刘氏[LiuShi]故乡安徽合肥一带流传甚广。时至今日,合肥乡间的人们谈到刘铭传时仍称他为“刘老麻子”或“刘六麻子”),刘铭传对此并不忌讳,甚至还有点津津乐道。他曾画了一幅梅花,刘氏[LiuShi]自题诗曰:“圈圈点点又叉叉,倾刻开成一树花,若问此花何人画,大潜山下刘六麻。”这些都是刘铭传作为普通人的纯真、朴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