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抗战初期被处死的汉奸大才子-黄浚--国家年鉴
当年闻祸费疑猜,今日开编惜此才。
世乱佳人还作贼,劫终残帙幸余灰。
荒山久绝前游盛,断句犹牵后死哀。
见说旸台花又发,诗魂应悔不多来。
陈寅恪先生诗毕还题短跋于其后:“秋岳坐汉奸罪死,世人皆曰可杀。然今日取其书观之,则援引广博,论断精确,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称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
秋岳是黄浚的字。
陈寅恪先生不因人废言,是客观评价《花随人圣庵摭忆》学术价值并推重之的第一人。
黄浚是何许人也?为何一个汉奸的才华能让饱学鸿儒陈寅恪不避嫌疑地青睐有加?可见黄浚之才确非寻常之辈能望其项背。
黄浚,字秋岳,号哲维,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书香世家,其父黄彦鸿曾为清廷翰林。黄浚被处决前前系国民政府行政院简任高级机要秘书,此为仅次于秘书长之要职。1937年8月26日,以叛国罪被判死,是抗战中最早被处决的汉奸。“乱世佳人还作贼”,是陈寅恪对黄浚的人生发出的一声沉重的叹息。
黄浚自幼随外祖父读书,4岁识字,7岁能诗,9岁便可悬腕作擘窠大字,因其早慧遂有“神童”之誉。1902年,年仅18岁的黄浚来到北京,就读于京师译学馆。因其博学多才,颇为在京的陈宝琛、严复、林纾等福建同乡父执所赏识。其后,他又以才名曾受知于当时的政界巨擘梁启超,与诗坛领袖樊增祥、傅增湘、罗瘿公等人也过从甚密,获益匪浅。
这些时代巨擘的器重,使得黄浚的文化造诣日渐精进,更兼之其喜好交结,尤擅攀附名流,由此令他得以有缘掌握前清的一些政坛文坛掌故趣闻,并可从前人日记书札、公牍密电中收集到不少秘藏珍迹,得以写成《花随人圣庵摭忆》一书,曾在《中央时事周报》杂志上连载。该书绝大部分篇幅,所述皆为鸦片战争以来发生在晚清70年间的诸多历史事件,如祺祥政变、海防之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两宫西狩、东南自保、割台事件、洋务运动、清末新政、洪宪称帝、张勋复辟、以及辛亥革命等。黄浚以其广博的文史知识,悉心搜集的名人书札、大臣奏稿、宫廷邸报、佚文诗帖等第一手资料,相继缀写成篇。其所记无论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重大事件,抑或是对于时政轶闻、儒林风尚、社会世相、人际纠葛的叙述,皆材料详实、论述完备,实称上品。时人赞之“援引广博,论断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