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另一个拿破仑--国家史册
四个拿破仑
约在1858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鼎盛时期,拿破仑三世下令大量传播、发行一张名叫《四个拿破仑》的政治宣传画。画中人物分别是:拿破仑一世,拿破仑二世,路易易波拿巴,皇太子欧仁仁路易易让约瑟夫。
拿破仑兄弟姐妹共8人。在弟兄5人中,拿破仑是老二,有长兄和三个弟弟。路易波拿巴是老四路易的第三个儿子。想当初,拿破仑的父亲夏尔尔波拿巴将波拿巴家的二小子取名“拿破仑”,就像他把其他几个儿子分别叫做约瑟夫、吕西安、路易和热鲁姆那样,看不出有任何特别之处。但是,名以名主为贵——等到拿破仑成了法国历史上数百年才出一个的人物,连名字“拿破仑”本身也赋予了不同凡响的意义。这样,在姓名用词“波拿巴”和“拿破仑”的使用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一方面,由于波拿巴家族因出了个拿破仑而发迹,故人们以后往往习惯将这个家族称为拿破仑家族;另一方面,这个家族却规定,并非个个族人有资格在个人姓名中随便加上高贵无比的“拿破仑”这一名字(有语曰“你也配叫拿破仑?!”)。故在实际上,许多拿破仑家族的族人都是没有资格叫“拿破仑”的。1858年,拿破仑三世再次明确了有资格叫“拿破仑”的排序最靠前的四个人,可见当时的标准有多高。
流亡
拿破仑1796年与寡妇约瑟芬结婚(1804年起为皇后,1809年离婚)。1802年,拿破仑令他的四弟路易与约瑟芬前一次婚姻所生的女儿奥坦丝即他的继女结婚。他们婚后育有三子,1808年出生的幼子即本文要谈的主人公。路易波拿巴从1815年起就随母流亡到南德和瑞士。
路易易波拿巴在瑞士图尔高和南德的康茨坦茨和奥格斯堡长大,后在瑞士进炮兵军校学习并成为瑞士军官。1832年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他的堂弟、拿破仑的唯一婚生子去世。由此开始,路易易波拿巴就自认要担当起拿破仑家族的首领和复兴拿破仑事业的职责。他曾发动过两次暴动。第一次,他来到斯特拉斯堡。他煽动造反的话语刚出,驻地军官就把他抓了起来并押往巴黎。七月王朝政府把他放了,条件是他必须远走高飞去北美。第二次,他在英国租了一艘汽船,拼凑了50多名同伙从那里出发,在法国滨海布洛涅登陆,刚胡乱放了几枪,上岸不过3小时,就全部被抓,路易波拿巴被判处终身监禁。在阿姆要塞监禁期间,他写了一本名为《消灭贫困》的著作。1846年5月25日,路易波拿巴越狱成功,逃往英国。
这两次暴动明显是对拿破仑“百日政变”的东施效颦。他也学着伯父的样子,舞文弄墨、著书立说。除了为他的政治目的服务外,他的写作当然也是为了炫耀、显示——他与拿破仑一样是写作高手。他写过《空想政治》、《拿破仑思想》、《消灭贫困》一类政治著作;也写过有关军事的著述;当皇帝后,1865―1866年,他撰写了两卷本的《凯撒生平》(为此,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写作班子)。
新皇帝
根据1848年宪法,法国总统任期为4年,而且不得连选连任。宪法还规定,下届总统选举将在1852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届时,路易波拿巴就须离开总统宝座。这位拿破仑侄子的对策是,在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使自己成为实际上的终身总统(总统任期由原来的4年改为10年,总统有权指定下届总统的人选)。一年之后,又是在12月2日,路易易波拿巴在巴黎圣克鲁宫宣布称帝,自命为“拿破仑三世”,当上了法兰西人的新皇帝。
路易波拿巴充分利用现任总统任免内阁的职权,并用各种手段把军队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在他的周围形成了由他的同母异父兄弟莫尔尼、佩尔西尼,听命于他的圣阿尔诺将军和警察总监莫巴组成的政变核心。1851年12月1日深夜,他调集5万军队至首都,包围了立法议会所在地波邦宫,逮捕了78名反对派头目;与此同时,大量印刷、张贴《公告》:解散立法议会、恢复普选制、在12月14―21日就是否延长总统任期、是否赋予总统制定新宪法的权力等议题进行公民表决。在这次政变中,2.6万反对派分子被逮捕,其中1万名被流放。在法国,一时已没有起到作用的反对派!在1851年的公民表决与1852年11月21日举行的是否恢复帝制的公决中,路易易波拿巴均获得高票支持。如果说,进行公民投票是路易波拿巴在政变过程中玩的新花样的话,在他夺取政权、执政的过程中,高擎拿破仑的旗帜,则始终是他的根本策略。他把政变和登基的日子均选在12月2日——当年拿破仑一世加冕的日子,也是拿破仑奥斯特里茨战役大捷的日子。(金海民)